古今医统大全-第页-[卷之十一\痹证门] 药方_中药方集

TOP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十一\痹证门] 药方
】 【繁体
(《济生》)
五痹汤
治风寒湿三气客留肌体,手足缓,麻痹不仁。
羌活白术防己片姜黄(各一钱)甘草(一钱)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前服。
(《济生》)
蠲痹汤
治手足冷痹,腰痛沉重及身体烦痛,背项拘急
当归(酒浸)赤芍药黄片姜黄羌活(各二钱)甘草(五分)上水盏半、姜五片、红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一方加防风。

三痹汤
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等疾皆治。
人参黄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杜仲(姜汁炒)川续断防风桂心细辛白茯苓秦艽川牛膝川独活甘草(各等分)上水三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五分,不拘时服。

活络丹
治风湿痹痛、诸药不效。
白术当归羌活独活川芎(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盏半,姜五片,煎七分服。

舒经汤
治气血凝滞,经络不行,臂痛不可忍。
羌活白术当归(各一钱)片姜黄(二钱)甘草赤芍药(五分)海桐皮(一钱)上水煎服。

乌药顺气散
(方见风门)治五痹。

乳香定痛丸
治诸痹,风湿流注,骨节疼痛麻痹。
苍术(五两,米坩浸)五灵脂(二两)草乌(五两,去皮)自然铜(二两,火醋淬)乳香(两半)没药羌活当归尾(各一两)两头尖(去皮生用,五钱)上为末,酒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酒下。

仙传史国公浸酒方
治诸风五痹,左瘫右痪,口眼斜,四肢疼痛,七十二般风,二十四般气,其效不可尽述。
当归虎胫骨(酥油炙)川羌活川萆防风(各二两)秦艽(四两)鳖甲(一两,醋炙)川牛膝(酒浸)松节晚蚕砂(炒。各二两)枸杞子(五两)干茄根(八两,饭上蒸熟)苍耳子(四两,炒捶碎)一方加白花蛇一条,一方加寻风藤二两。
上十四味用无灰酒一大坛,将绢袋盛药悬于酒内,密封固,候十四日后,开坛取酒。
取酒时不可面对坛口,恐药气冲人面目。每饮一盏,毋令药力断绝,饮尽病痊。将药渣晒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温酒下。忌食动风辛热之物。此药可以常服。

五加皮浸酒方
治一切风湿相搏,腰腿疼痛,并风痹,四肢挛急,皮肤搔痒,大补五劳七伤,和气生血,久服神效。
五加皮(五两)南木香(二两)上为粗末,用生绢袋盛之,以好酒一坛浸,用裹封口,入锅内煮一时,取出浸二七日,开坛。空心临卧随意饮二杯。

黄酒
治风湿痹。身体顽麻,皮肤搔痒,筋脉拘急,言语謇涩。
黄防风天麻官桂当归白术虎骨云母粉木香仙灵皮甘草(炙)茵子叶白芍药川续断萆石斛(去根各一两)上用绢袋盛,以好酒一升浸之,春五、夏二、秋七、冬十日。每服一盏,温暖服之,常令酒气相续为佳。

万病无忧酒
除百病,理风湿,乌须发,健腰膝,快脾胃,进饮食,治伤损,补虚怯,消积滞,滋血养气,明目清心
防风白芷五灵脂川牛膝台芎荆芥穗甘草天台乌药八角茴香木瓜地骨皮(各一两)乳香没药南木香羌活(各五钱)赤芍药(二两)五加皮(两半)故纸(炒)自然铜(制)威灵仙(各二两)当归(二两)紫荆皮杜仲(制。各半两)黑小豆(二两,炒,去皮)上咀,生绢袋盛之,以无灰酒一大坛,入药在内,密封坛口。春秋浸五日,夏三日,冬十日后开坛取酒,温饮之。或晨昏午后随量常饮不绝。去风活血和气,大有神效。

秘传药酒方
治男子妇人风湿相搏,腰膝痛,或因坐卧湿地,雨露所袭,遍身骨节痛,风湿香港脚,并皆治之。
麻黄白芷桔梗芍药当归川芎肉桂半夏防己甘草(各一两)陈皮浓朴枳壳乌药(各二两)苍术槟榔(两半)川牛膝(二两)川木瓜独活(各两半)杜仲(制,二两)上锉粗末,以绢袋盛之,用无灰酒三斗浸于坛内,密封坛口,锅内重汤煮一时,然后取出,过三日开,取酒饮之,量饮,一日三次。渣晒干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酒下。
Tags:《寒湿》 《蠲痹汤》 《腰痛》 《拘急》 《三痹汤》 《风痹》 《等分》 《湿痹》 《舒经汤》 《经络》 《臂痛》 《定痛丸》 《风湿》 《流注》 《史国公浸酒方》 《四肢疼痛》 《苍耳子》 《无灰酒》 《五加皮浸酒方》 《风湿相搏》 《五劳》 《七伤》 《积滞》 《清心》 《威灵仙》 《湿香》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十一\痹证门] 药方 下一篇[卷之十一\痹证门] 脉候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