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翼-第页-[卷七\泄泻诸症统论] 飧泄_中药方集

TOP

 
金匮翼
[卷七\泄泻诸症统论] 飧泄
】 【繁体
飧泄,完谷不化也。脾胃气衰,不能熟腐水谷,而食物完出。经所谓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不化是也。又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者,谓阳气虚下陷也。又风气入脾,亦令飧泄。
夫风者木气也,而行于土中,风性善行,传化疾速,则熟腐不及,经所谓久风入中,为肠风飧泄是也。又脾所生病,为胸满呕逆飧泄者,亦木气制土之所致也。又虚邪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者,土性喜温而恶寒,多寒则变化无权也。故飧泄之病,约有三端,一曰虚,二曰风,三曰冷,而皆以虚为本也,亦曰虚泄。

胃风汤
治风冷虚气,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满,肠鸣痛。
人参茯苓川芎官桂当归白芍白术(各等分)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粟米百余粒,同煎七分去渣,稍热空心服。若虚劳嗽,加五味子;若
防风芍药汤
治飧泄脉弦,身热腹痛而渴。
防风芍药(各二钱)黄芩(一钱)苍术(三钱)水煎服。此治风入脾之法也。

鞠丸
(方见濡泄。)
吴茱萸散
(方见肠痹。)
升阳除湿汤
治胃气不升,清气在下,飧泄不已。
苍术(一钱半)柴胡升麻羌活防风泽泻猪苓神曲(各七分)麦芽陈皮(各五分)甘草(三分,炙)水二盏,煎一盏,去滓,空心服。如胃寒肠鸣,加益智仁、半夏(各五分),姜枣同煎。
《灵枢》云∶头有疾,取之足,谓阳病在阴也。足有疾,取之上,谓阴病在阳也。中有疾,傍取之,中者脾胃也,傍者少阳甲胆也。脾胃有疾,取之足少阳甲胆也。甲风木也,东方春也。胃中真气者,谷气也。饮食不化,谷气下流者,湿胜故也。故曰,湿多成五泄,宜助甲胆风以克之。又是升阳助清气上行之法也。大抵此症,本胃弱不能克化,夺食少食,欲使胃气不困也。若药剂大,则胃不胜药,泄亦不止,当渐渐与之,不可多服饵也。
经云∶飧泄取三阴。三阴者,太阴也。宜补中益气汤去当归,加白芍。东垣云∶清气在下者,乃人之脾胃气衰,不能升发阳气,故用升麻、柴胡,助甘辛之味,以引元气之升,不令下陷为飧泄也。

加味四君子汤
治气虚泄泻。
四君子加肉豆蔻(煨)诃子(泡,各一钱)姜枣煎。一方加缩砂、藿香、炮姜各五分,山药、莲子、陈皮各一钱,乌梅一个,名参苓莲术散。
Tags:《飧泄》 《胃气》 《腹满》 《肠鸣》 《清气》 《气虚》 《下陷》 《虚邪》 《恶寒》 《泄泻》 《注下》 《等分》 《虚劳》 《五味》 《防风芍药汤》 《肠痹》 《除湿汤》 《胃寒》 《阳病》 《阴病》 《少阳》 《谷气》 《五泄》 《三阴》 《太阴》 《补中益气汤》 《君子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七] 诸痢治法统论 下一篇[卷七\泄泻诸症统论] 肾泄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