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第页-[卷之五] 痿症论治_中药方集

TOP

 
类证治裁
[卷之五] 痿症论治
】 【繁体
痿者,肢弱而无力,筋弛而不收,为热伤血脉之症。经曰∶五脏肺热叶焦,发为痿。夫五脏皆有痿,如肺热为皮毛痿,宜犀角桔梗汤心热脉痿,宜铁粉丸。肝热筋痿,宜紫葳汤。脾热为肉痿,宜二陈汤加参、。肾热为骨痿,宜金钢丸。而经论痿必原肺热者,以肺为脏之长,体燥居上,主气而畏火。若金受火烁,则气伤而不能营摄一身,乃发为痿矣。其治痿独取阳明,何也?经曰∶阳明者脏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筋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此治痿必使胃纳水谷,化精微,五脏得所禀,以行血气,濡筋骨,利关节也。河间论痿,主血衰不能营养百骸。子和谓痿,必火乘金,病多作于五六七月。午为少阴君火之位,未者湿土,庚金伏火之地,申者少阳相火之分。故病痿者,脉浮大。戴人主肾水衰,则骨髓枯竭,直言痿病无寒。丹溪云∶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有制,土不受戕,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有养,金不苦燥。凡痿症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东垣治痿,以黄柏为君,黄为佐。士材论胃虚食减成痿,宜藿香养胃汤。治脾下陷足痿,用补中益气汤
石顽主阳明湿热,各具确见。今参而酌之,通治湿热成痿,脉洪滑者,主清燥。二妙丸、加味二妙丸,随症加减。湿热伤肺成痿者,主清土。如沙参、麦冬、玉竹、杏仁、石斛、百合、花粉、通草、山栀。湿热壅胃成痿者,主通腑。大豆黄卷、茵陈、滑石、石膏、萆、茯苓、枳实、槟榔。湿热着筋骨成痿者,主理隧。金毛狗脊、地骨皮、知母、防己、牛膝、龟甲、五加皮,或三妙丸。阳明脉虚,宗筋不约者,主润肺。人参、茯苓、杞子、当归、桑葚、肉苁蓉、桑寄生、芝麻、山药。肝胃阴虚,风动肢痿者,主通摄。熟地、牛膝、远志、杞子、石斛、钩藤。肝肾阴虚,足热枯痿者,填精髓。牛骨髓、猪骨髓、鹿筋胶、羊肉胶、熟地、杞子、牛膝、青盐,或滋阴大补丸。肾督阳虚,脊软腿酸者,壮筋骨。鹿角胶丸、四斤丸太阳督脉虚,形俯痿废者,理腰脊。香茸丸。衰年足软肌麻,跷维不用者,以温行流畅奇络。橘络、木瓜、杞子、杜仲、狗脊、肉苁蓉、牛膝、当归须、鹿胶。病后阴伤骨痿,六味丸去丹、泽,加虎胫骨、龟甲、牛膝、当归。久病筋骨痿,不起于床,金刚丸、牛膝丸、煨肾丸、五兽三匮丹。阴虚挟湿热,脉滞而数,为痿厥,虎潜丸加减,不应,少加川附子。长夏暑湿成痿,清暑益气汤加减。肾伤暑痿厥,清燥汤加减。膏粱湿热伤精,胫膝痿弱,神龟滋阴丸大补地黄丸。血衰筋缓不收,补血荣筋丸气虚举动无力,四君子汤加肉桂、黄。半身偏痿,须分左右,审气血阴阳,十全大补汤加减。屈伸不利,行步艰难,安肾丸。肢软脉滑,腰膝麻木或肿,属湿痰二术二陈汤加姜汁、竹沥。食滞脾气不得运于四肢成痿,脉必气口弦滑而恶食。木香槟榔丸加山楂、神曲、木瓜、防己。瘀血留于腰胯成痿,脉必沉涩而兼痛。四物汤加桃仁、莪术、穿山甲。心热亢,兼实积者,为脉痿。
承气汤。瘦人病痿,脉涩或大,多血虚有火,二妙四物汤。肥人病痿,脉滑或沉,多气虚有痰。二妙六君汤。
子和云∶四末之疾,动而或劲,为风。不仁或痛,为痹。弱而不用,为痿。逆而寒热,为厥。风必兼热,痹必风寒湿合邪,痿必火乘金,厥则或寒或热,皆从下起。奈何不察其源,概谓风淫末疾,以风药例治耶!
Tags:《血脉》 《五脏》 《肺热》 《皮毛》 《桔梗汤》 《心热》 《脉痿》 《肝热》 《筋痿》 《肉痿》 《二陈汤》 《骨痿》 《阳明》 《脏腑》 《宗筋》 《带脉》 《百骸》 《少阴》 《君火》 《少阳》 《相火》 《痿症》 《胃虚》 《养胃汤》 《下陷》 《补中益气汤》 《二妙丸》 《阴虚》 《肾阴》 《足热》 《滋阴》 《大补丸》 《四斤丸》 《太阳》 《督脉》 《后阴》 《痿厥》 《暑湿》 《清暑益气汤》 《伤暑》 《神龟滋阴丸》 《大补地黄丸》 《补血荣筋丸》 《气虚》 《君子汤》 《补汤》 《安肾丸》 《湿痰》 《二术二陈汤》 《脾气》 《槟榔丸》 《承气汤》 《血虚》 《寒热》 《寒湿》 《合邪》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五\痿症论治] 痿症脉候 下一篇[卷之五\痹症论治] 痹脉案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