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第页-[卷十三·专方] 伤饮食门_中药方集

TOP

 
张氏医通
[卷十三·专方] 伤饮食门
】 【繁体
枳实导滞汤治伤湿热之物。痞闷不安。
枳实(炒。三钱)白术(炒焦。五钱)茯苓(三钱)黄芩(酒炒。二钱)黄连(姜汁炒。三钱)泽泻(炒。二钱)大黄(酒蒸。一两)神曲(炒。四钱)生姜(三片)水煎。食远服。此枳术丸合三黄汤。而兼五苓之制。以祛湿热宿滞也。
木香化滞汤治气食痞结。腹微痛。不思饮食。
半夏甘草(炙。)草豆蔻(研。各一钱)柴胡木香橘皮(各六分)枳实(炒)当归(各四分)红花(一分)生姜(五片)水煎。食远稍热服
保和丸宿食酒积。
山楂肉(姜汁泡。二两)半夏(姜汁。炒)橘红(炒)神曲(炒。便血。用红曲)麦(炒。去壳)茯苓连翘莱菔子黄连(姜汁炒。各五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二钱。茶清送下。本方加炒白术二两。名大安丸。按保和丸、大安丸中麦伤肾。菔子伤肺胃之气。恐非丸剂所宜久服之品。当易枳实、香附子。功用不殊。而不致伤犯先后天之真气也。
红丸子治宿食冷积作胀。
荆三棱(炒)蓬莪术(煨)青皮(炒)陈皮(炒)干姜(炮。等分)为末。陈酒曲糊丸。梧子大。矾红为衣。每服三十五丸。食前沸汤下。小儿量减。
葛花解酲汤治伤酒呕吐胸痞。小便不利
葛花白豆蔻砂仁(炒。各一钱)青皮(炒)神曲(炒)泽泻干姜(各五分)白术(炒。八分)人参橘红茯苓猪苓(各四分)木香(一分)水煎服。但得微汗。则酒湿去矣。
按此虽本五苓、四君子。益入葛花、豆蔻等辛散之味。大损元气。世人不知。妄谓方中人参有补益之功。恃此纵饮。是自伐其天也。
曲丸治酒积成癖。腹胁满痛。后便积沫。
神曲(炒)麦(炒。去壳。各一两)黄连(半两。同巴豆七粒炒。去巴豆)为末。水泛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姜汤下。酒积下白沫。加炮姜二钱。下鲜血。
倍黄连。下瘀血。加红曲一两。
塌气丸肝气乘脾腹胀。
胡椒(一两。)蝎尾(去毒。滚醋泡去盐。炒香。半两)为末。曲糊丸。粟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神保丸治心胸腹胁胀痛。大便不通。宿食不消。
塌气丸加木香二钱五分。巴豆霜二分半。本方中胡椒用二钱五分。蝎用全者七枚。为末。汤浸蒸饼丸。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丸。空心。姜汤、醋汤、砂糖汤任下。
酒丸(局方)治酒癖腹痛下积。遇酒即吐。
塌气丸去胡椒。加雄黄油煎。皂子大一枚。巴豆十五粒不去油。本方中蝎梢用十五枚不去毒。
为末。入白曲二两半。滴水丸如豌豆大。候稍干。入麸炒香。每服二三丸。温酒下。茶清亦可。
胃散(方祖)枳术丸(枳术汤下)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二陈汤(方祖)芎苏散(伤寒门)藿香正气散(平胃散下)小承气汤(方祖)备急丸(方祖)白散(备急丸下)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七味白术散(四君子汤下)九味资生丸(四君子汤下)枳实理中汤(理中汤下)连理汤(理中汤下)八味顺气散(四君子汤下)五苓散(方祖)独参汤(保元汤下)四君子汤(方祖)凉膈散(方祖)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Tags:《导滞汤》 《食远服》 《枳术丸》 《热服》 《保和丸》 《宿食》 《便血》 《大安丸》 《等分》 《呕吐》 《小便不利》 《塌气丸》 《肝气》 《神保丸》 《酒癖》 《去油》 《滴水丸》 《平胃散》 《补中益气汤》 《保元汤》 《二陈汤》 《承气汤》 《备急丸》 《君子汤》 《四君子汤》 《七味白术散》 《资生丸》 《理中汤》 《连理汤》 《八味顺气散》 《五苓散》 《独参汤》 《凉膈散》 《八味丸》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三·专方] 劳倦门 下一篇[卷十三·专方] 火门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