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己任编-第页-[卷六\西塘感症(上)] 感症本病_中药方集

TOP

 
医宗己任编
[卷六\西塘感症(上)] 感症本病
】 【繁体
按承气三方。俱仲景成法。所谓急下之以存真阴。(知此意。则知宣明之倍甘草。六要之加大枣。
均失仲景本旨矣。)不使胃中血液。为实热之邪。燔灼枯槁而死。此先贤至精至妙之旨也。但人世肠胃脆薄者多。血气充实者少。倘审之未的。或至误投。一下之后。变症蜂起。卒致不救。粗工杀人。往往因此。所以后贤师古人之意。变古人之法。凡审其人病系实邪。而质非强壮。脉不牢固者。概用滋阴补水之剂。(不离仲景存津液三字范围。而法之稳当过之。)如甘露饮。四物汤。六味饮。(贞元饮或左归饮。去茯苓加花粉。俱速效。)浓煎频进。令胃中津液充足。实邪自解。阴气外溢则得汗。阴血下润则便通。(开鬼门洁净府两法。只一养阴法兼之。其无穷之利。
当与东垣法并垂万世。)奏效虽迟。实称稳当。此乃仲景功臣。不可不知也。
发热胁痛。耳聋。口干。此属实邪不清也。逍遥散去白术广皮。加生地丹皮酒炒芩连与之。二三剂不应。即属火燥。改用养阴药。(疏肝益肾汤)虚者加人参(或归脾饮加柴胡白芍)有热甚而痛。及手足头面似觉肿起。此火燥生风。风淫末疾。属少阳阳明。不必俟其汗后。当即以生金滋水饮加柴胡黄芩与之。或滋水清肝饮。加熟地一倍为主。禁用寒凉药。

甘露饮
生地(君)熟地(君)天冬(臣)麦冬(臣)枳壳(使)茵陈(佐)黄芩(佐)石斛(臣)甘草(臣)上加枇杷叶。刷去毛蜜炙。虚甚者。去茵陈枳壳。并黄芩石斛。重加人参(予每遵此法。以救胃阴枯竭者。神应。)
四物汤
地黄(君)当归(臣)白芍(佐)川芎(使)上邪热甚者去白芍。燥热者去川芎。

六味饮
熟地(君)山药(臣)萸肉(臣)丹皮(佐)茯苓(佐)泽泻(使)若邪热势甚。脉不大虚。舌胎干燥。口渴甚者。以此三方为主。加酒炒芩连。欲邪达经络者。合小柴胡或白虎汤。虚者加人参。虚而邪甚者。合人参白虎。邪冒心胃。见谵语狂乱者。合益元散加牡丹皮。轻者合导赤散

疏肝益肾汤
胃脘痛。大便燥结者。肝血虚也。此方主之。
柴胡(君)白芍(臣)熟地(君)丹皮(佐)山药(臣)萸肉(臣)茯苓(佐)泽泻(佐)
生金滋水饮
凡伤寒热退后。有易补之阴。有难动之阳。皆当以此养之。其见症或汗后烦躁未除。口渴微热。大便艰涩。小便短赤。
人参(君)麦冬(臣)当归(臣)白术(臣)生地(君)丹皮(佐)白芍(佐)甘草(使)
滋水清肝饮
熟地(君)山药(臣)萸肉(佐)丹皮(佐)茯苓(佐)泽泻(使)柴胡(臣)白芍(臣)山栀(使)枣仁(佐)归身(臣)先生批医贯云。鼓峰造滋水清肝饮。取地黄丸之探原而不隔于中。取生地黄汤之降火而不犯于下。真从来之所未及。然则方意亦可类推也。先生医案治一妇人。详方意与所论颇合。疑所谓滋水清肝饮。大略如此。故附录之以备参考。(即治吴维师内一案。)
生地黄汤
生地(君)白芍(臣)川芎(佐)当归(臣)栀子(使)黄芩(佐)黄连(佐)防风(使)上方一名生地黄黄连汤。先生批云。此方与地黄丸有未合者。予用阳明阴药治之甚效。
考邯郸遗稿中有清肝滋肾汤。与东庄治吴维师内一案所用之药。不差一味。然则四明所谓滋水清肝饮。即养葵所谓清肝滋肾汤也。东庄乃以此方为鼓峰所造。而云从来未及。岂两家制方。
不谋而合与。抑以邯郸遗稿。未经付梓。故虽以博极群书之东庄。亦未之见而云然耶。
Tags:《实热》 《实邪》 《滋阴》 《津液》 《六味饮》 《左归饮》 《开鬼门》 《发热》 《胁痛》 《逍遥散》 《疏肝》 《少阳》 《阳明》 《水饮》 《清肝饮》 《胃阴》 《邪热》 《经络》 《白虎汤》 《谵语》 《赤散》 《胃脘痛》 《燥结》 《血虚》 《寒热》 《烦躁》 《地黄汤》 《地黄黄连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西塘感症(上)] 感症本病 下一篇[卷六\西塘感症(上)] 感症本病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