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剩义-第页-[卷三\黄瘅] 女劳瘅_中药方集

TOP

 
校注医醇剩义
[卷三\黄瘅] 女劳瘅
】 【繁体

大黄栀子汤
治黄瘅热甚脉实者。
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豆豉(一升)水六升,煎至二升,分温服

茵陈蒿汤
治黄瘅湿热俱盛者。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大黄(二两)水六升,煎至二升,分温服。

茵陈四逆汤
阴黄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
茵陈(二两)干姜(一两五钱)附子(一枚切)甘草(一两炙)水煎,分温服。

小茵陈汤
发黄,脉沉细迟,四肢及遍身冷。
茵陈(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一两炙)水煎,分温服。

茵陈附子汤
治服四逆汤,身冷汗不止者。
茵陈(一两五钱)附子(一枚切)干姜(二两五钱)水煎,分温服。

茵陈茱萸汤
治服茵陈附子汤,症未退及脉伏者。
茵陈(一两五钱)吴萸(一两)当归(一两)附子(一枚)木通(一两)干姜(一两)水煎,分温服。

陈橘皮汤
治身黄,脉沉细数,身热而手足寒,呕喘,烦躁不渴者。
茵陈(一两)橘皮(一两)生姜(一两)白术(一两)半夏(五钱)茯苓(五钱)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服。

茵陈茯苓汤
治发黄,脉沉细数,四肢冷,小便涩,烦躁而渴。
茵陈(一两)茯苓(一两)桂枝(一两)猪苓(一两)滑石(一两五钱)研末,每服五钱。如脉未出加当归。

栀子大黄汤
治酒瘅心中懊或热痛。
山栀(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豆豉(一升)水六升,煮二升分温服。

白术汤
治酒瘅因下后变为黑瘅,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大便黑皮肤不仁,脉微而数。
白术(一钱)桂心(五分)枳实(一钱)豆豉(三钱)葛根(二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炙)水煎服。

加味四君子汤
治色瘅。
人参(一钱)茯苓(二钱)甘草(五分)白术(一钱)黄(二钱)白芍(一钱)扁豆(三钱)红枣(二枚)姜(五片)
小菟丝子丸
治女劳瘅。
石莲肉(二两)茯神(一两)菟丝子(五两)山药(三两)共研末,山药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

茯苓渗湿汤
治黄瘅,寒热呕吐,渴欲饮水,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
茵陈(二钱)茯苓(二钱)猪苓(一钱)泽泻(一钱五分)白术(一钱)陈皮(一钱)苍术(一钱)黄连(五分)山栀(一钱)秦艽(一钱)防己(一钱)葛根(二钱)水煎服。

参术健脾
治发黄日久,脾胃虚弱,饮食不思。
人参(一钱)茯苓(二钱)白术(一钱)陈皮(一钱)当归(一钱五分)白芍(一钱)甘草(五分)姜(三片)枣(二枚)
当归秦艽散
治五瘅,口淡咽干,倦怠,发热,微冷。
白术(一钱)茯苓(二钱)秦艽(一钱)当归(一钱五分)川芎(一钱)白芍(一钱)熟地(三钱)陈皮(一钱)半夏曲(三钱炒)甘草(五分)姜(三片)
茵陈附子干姜汤
治寒凉药服多,变阴黄者。
附子(一钱)干姜(一钱)茵陈(二钱)草蔻(一钱)白术(一钱)枳实(一钱)半夏(一钱)泽泻(一钱五分)茯苓(二钱)广皮(一钱)姜(五片)
一清饮
治瘅症发热。
柴胡(一钱)赤苓(二钱)桑皮(二钱)川芎(一钱)甘草(五分)红枣(二枚)姜(三片)
青龙散
治风气传化,气不得泄,郁热烦渴,面目发黄,引饮。
地黄(二钱)仙灵脾(二钱)防风(二钱)荆芥(一两)何首乌(三钱)研末,每服三钱。

小柴胡加栀子汤
邪热留于半表半里而发黄者,仍以和其表里为法。
柴胡(一钱)黄芩(一钱)人参(一钱)甘草(五分)半夏(一钱)栀子(一钱五分)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水煎服。
Tags:《大黄栀子汤》 《温服》 《茵陈蒿汤》 《四逆汤》 《阴黄》 《自汗》 《小茵陈汤》 《发黄》 《附子汤》 《冷汗》 《陈橘皮汤》 《烦躁》 《茵陈茯苓汤》 《大黄汤》 《白术汤》 《君子汤》 《茯苓渗湿汤》 《寒热》 《呕吐》 《小便不利》 《健脾》 《胃虚》 《当归秦艽散》 《口淡》 《咽干》 《发热》 《半夏曲》 《小柴胡加栀子汤》 《邪热》 《半表半里》 《表里》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 三消 下一篇[卷三\黄瘅] 女劳瘅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