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医彀-第页-[卷之三] 瘴气_中药方集

TOP

 
简明医彀
[卷之三] 瘴气
】 【繁体
瘴出闽广岭南,山岚致湿,金石生水,雾多风少,郁蒸为热。冬不甚寒,腠开汗出;夏月连雨,伏暑冷侵。寒热不齐,阴阳相搏,迁客羁士,饮食乖常,崎岖劳损气虚。感受轻者,恶寒战栗类疟,谓之冷瘴。重者,蕴热昏沉,如卧灰火中,谓之热瘴。其最重者,得病便失音,谓之哑瘴。有归路复感,谓之回头瘴,相类伤寒,但不宜大汗吐下,可根据伤寒法治。有发黄者,根据伤寒发黄治。俗云∶莫饮卯时酒,莫食申时饭。又云∶瘴染劳力体虚人,饮酒勿多,饱食却无事。患愈七日洗面,二七梳头,三七酒腥绝、戒房室,治法悉备万病玉枢丹(方见蛊毒)。初觉,水磨汤服;或频咬咽,并苏合香丸(方见中寒)若畏寒,饮热酒、姜汤、滚水。冷瘴,正气散;暑月,六和汤;热瘴、哑瘴草子法;身热头痛,和解散。有先受冷而病,后变身热烦渴,虽思水而不能入口,仍宜附子汤,生煎冷服(类阴证似阳。)烦甚加竹茹;渴甚加人参、五味子;呃加丁香、淡竹叶;烦渴大作,竹叶石膏汤减石膏,加熟附子,或冷汤;足冷、头额虚汗,姜附汤并灸气海(脐下二寸。)若非上热下冷,未可用附子之类预服。及初感,用主方,次和解散。若有伤寒头痛发热证,即服羌活冲和汤。如寒热往来,且与小柴胡汤。辨认的确属寒,方服附子等热药。欲散血,黑神散(方见产后。)
主方
(预服不染)半夏(制,一钱)陈皮浓朴(姜炒)茯苓(各七分)枳壳人参(感病禁用)砂仁(研。各五分)甘草(三分)加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和解散
瘴初作,胸满头弦发热,及中风感寒,诸病皆效。
苍术(制,六两)浓朴陈皮甘草(各四两)本桔梗(各三两)上咀,每服五钱,姜三、枣二,水煎。日再服,夜一服。

生姜附子汤
冷瘴。手足冷,内虚发热,痰呕吐逆,头疼身痛
附子(一枚,制熟)分四服。每服加生姜十片,水一钟,煎六分温服

干姜附子汤
瘴毒阴候发热,或烦躁肢冷,舌苔引饮,附子配干姜。

附子汤
瘴疟。寒振热微,面色青白,食少,手足冷,大小便清利。
附子(一枚,根据前制药法制)草果仁(二十粒)分四服。加生姜水煎。非寒甚勿用。

夺命散
伤寒,瘴证,阴阳不明,或误投药致病重烦渴。妇人胎产感瘴。
人参(七钱)水二钟,煎一钟去渣,连罐沉新汲水,取冷,一服完。

六和汤
广南夏月瘴疾,冷热未分,烦躁口渴(方见霍乱)。

椒囊
辟瘴气、风寒、时疫,绛纱囊两许,佩身内衣,诸邪不侵。

降椒酒
降香(二两,锉)川椒(一两,去闭口者)绢囊贮,无灰酒二斗中浸饮。辟瘴气。

槟榔煎
治瘴气寒热,呕吐腹满
槟榔苍术浓朴陈皮草果(各五分)甘草(一寸)生姜(一块,湿纸包,煨,捣)。
加枣二枚,水煎服。寒热作疟,四兽饮;小便短赤,五苓散

冷汤
人参(一钱)大附子(一钱)炙草(三寸)淡竹叶(十四片)枣五枚,水煎服。

哑瘴
铜青(五钱)石绿(三钱)研末水调,生面糊丸芡实大,每服一丸,汲水化服。

草子法
饮酒太过、多食煎炒腥膻,热毒感瘴,热甚,昼夜不安,迟三日血凝不救。用针刺头额及上下唇,仍以楮叶擦舌,皆令出血;次以草药解其内热即愈。南方有土人专刺者。

不换金正气散
(方见伤寒)一切岚瘴,伤寒头痛,风湿诸疟,吐泻霍乱,膈胀腹疼,吞酸痰饮,不伏水土,胎前产后(加草果佳),预研末常服。

羌活冲和汤小柴胡汤
(并见伤寒)
五苓散
(方见便癃)
四兽饮
(方见疟门。)
Tags:《寒热》 《气虚》 《恶寒》 《失音》 《大汗》 《发黄》 《蛊毒》 《合香丸》 《中寒》 《畏寒》 《正气》 《头痛》 《附子汤》 《阴证》 《五味》 《竹叶石膏汤》 《气海》 《发热》 《冲和汤》 《寒热往来》 《柴胡汤》 《中风》 《呕吐》 《身痛》 《温服》 《烦躁》 《舌苔》 《瘴疟》 《面色青》 《夺命散》 《霍乱》 《椒囊》 《风寒》 《降椒酒》 《无灰酒》 《槟榔煎》 《腹满》 《四兽饮》 《五苓散》 《草药》 《不换金正气散》 《风湿》 《吞酸》 《痰饮》 《小柴胡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 蛊毒 下一篇[卷之三\体气] 腋漏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