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摘粹-第页-[杂证要法\妇人科] 经脉_中药方集

TOP

 
医学摘粹
[杂证要法\妇人科] 经脉
】 【繁体
经脉者,风木之所化生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男子应日,女子应月,月满则海水西盛,鱼脑充,蚌蛤实,经脉溢;月晦则海水东盛,鱼脑减,蚌蛤虚,经脉衰。月有圆缺,阴有长消,经脉调畅,盈缩按时,月满而来,月亏而止者,事之常也。调经养血之法,首以崇阳为主。盖经水之原,化于己土,脾阳左旋温升,而生营血,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也。血藏于肝,而总统于冲任,阴中阳盛,生意沛然,一承雨露,煦濡长养,是以成孕而怀子也。如经脉闭结者,缘木气盘结,发生不遂,经血凝滞而不行,由是乙木沉郁而生下热,甲木浮升而生上热。人知其经热之盛,而不知脾阳之虚,若以凉药投之误矣。以桂枝当归桃仁汤主之。如经脉崩漏者,缘木气郁陷,升发不遂,经血陷流而不止。血之周行上下,赖中气有以运之。若中土不固,堤防溃败,是以泛滥而倾注矣。以艾叶姜苓汤主之。如经水先期而至者,缘木气之疏泄,即崩漏之机也。仍以艾叶姜苓汤主之。如经水后期而至者,缘木气之遏郁,即闭结之机也。以姜苓阿胶汤主之。如经水结瘀紫黑者,缘血温则行,寒则滞,滞久则湮郁而腐败,是以成块而不鲜矣。以苓桂丹参汤主之。如经前腹痛者,缘水土寒湿,乙木抑遏,血脉凝湮不畅,月满血盈,经水不利,木气郁勃冲突,克伤脾脏,是以腹痛也。中气不运,胃气上逆,是以有恶心呕吐等证,以苓桂丹参汤主之。如经后腹痛者,缘经后血虚,肝木失荣,枯燥生风,贼伤土气,是以腹痛也。以归地芍药汤主之。如热入血室者,缘经水适来之时,外感中风发热恶寒,七八日后,六经既遍,表解脉迟,热退身凉,而胸胁痞满,状如结胸,语言谵妄,神识不清,此谓热入血室也。以柴胡地黄汤主之。如带下者,缘相火下衰,肾水澌寒,经血凝瘀,结于少腹,阻格阴精上济之路,肾水失藏,肝木疏泄,是以精液淫下流而为带也。水下泄而火上炎,故多有夜热毛蒸、掌烦口燥之证。以温经汤主之。如骨蒸者,缘水寒土湿,肝木不升,温气下郁,陷于肾水,肾主骨,是以骨蒸而夜热也。以苓桂柴胡汤主之。

桂枝当归桃仁汤
桂枝(三钱)芍药(三钱)当归(三钱)桃仁(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川芎(三钱)红花(三钱)水煎大半杯,温服。治经脉闭结,上热加黄芩,中寒加干姜,中气不足加人参,血块坚硬加鳖甲、虫,脾郁加砂仁。

艾叶姜苓汤
甘草(二钱)茯苓(三钱)艾叶(三钱)芍药(三钱)生姜(三钱)丹皮(三钱)首乌(三钱)阿胶(三钱炒珠)水煎大半杯,温服。治经脉崩漏不效,即用生姜一两,阿胶五钱,治之必效。

艾叶姜苓汤
(方见上)治经水先期
姜苓阿胶汤
丹皮(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干姜(三钱)川芎(三钱)当归(三钱)阿胶(三钱)水煎大半杯,温服。治经水后期。

苓桂丹参汤
桂枝(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丹参(三钱)当归(三钱)川芎(二钱)水煎大半杯,温服。治经前腹痛。

归地芍药汤
当归(三钱)地黄(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首乌(三钱)水煎大半杯,温服。治经后腹痛。

柴胡地黄汤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甘草(二钱)芍药(三钱)丹皮(三钱)地黄(三钱)水煎大半杯,温服。治热入血室,表未解者,加苏叶、生姜。

温经汤
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桂枝(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当归(三钱)阿胶(三钱)半夏(三钱)芎(二钱)吴茱萸(二钱)芍药(三钱)水煎一杯,温服。治妇人带下及少腹寒冷,久不受胎。或崩漏下血,或经来过多,或至期不来者。如阴精流泻加牡蛎,瘀血坚硬加桃仁、鳖甲。

苓桂柴胡汤
茯苓(三钱)甘草(二钱)丹皮(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柴胡(三钱)半夏(三钱)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妇人骨蒸,如热蒸不减,加生地、黄芩。蒸退,即用干姜、附子、以温水土。
Tags:《经脉》 《经水》 《脾阳》 《营血》 《阳盛》 《当归桃仁汤》 《崩漏》 《气郁》 《中气》 《阿胶汤》 《丹参汤》 《寒湿》 《血脉》 《胃气》 《恶心》 《呕吐》 《苓桂丹参汤》 《血虚》 《失荣》 《芍药汤》 《热入血室》 《外感》 《中风》 《发热》 《恶寒》 《六经》 《结胸》 《谵妄》 《柴胡地黄汤》 《带下》 《相火》 《温经汤》 《骨蒸》 《肾主骨》 《柴胡汤》 《温服》 《中寒》 《中气不足》 《漏下》 《苓桂柴胡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杂证要法\妇人科] 胎妊 下一篇[杂证要法\七窍病类] 须发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