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见能-第页-[卷一\证治] 唇口_中药方集

TOP

 
医学见能
[卷一\证治] 唇口
】 【繁体
[总诀]口内时含五脏和,偶然变味即为。须知脾窍原通胃,胃火为殃病最多。口吐酸水,或兼腹满头痛者,肝木侮脾土也。宜加味吴萸汤。
吴萸(二钱)党参(三钱)黄连(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歌曰∶吐酸只为木乘脾,姜枣吴萸治总宜。
再入参连同煮服,头疼腹满照方施。
口苦而渴,或兼咽干目眩者,少阳相火也。宜加减柴胡汤
柴胡(三钱)黄芩(三钱)党参(三钱)花粉(三钱)生姜(三片)甘草(一钱)歌曰∶口苦咽干眩渴连,柴芩参草药当先。
生津专赖天花粉,发散生姜力量全。
口甜而腻,或兼不思饮食者,脾经伤浓味也。宜加味香砂汤。
神曲(一钱)半夏(三钱)砂仁(研,一钱)云苓(三钱)藿香(三钱)楂肉(一钱)歌曰∶口中甜腻是脾伤,半夏云苓与藿香。
楂肉砂仁加入曲,六般煎服效堪彰。
(伯未按∶蜀刻本多白术、党参、甘草、老莲、生姜、槟榔、白芍。)(又按∶此即《内经》口甘证,可时泡佩兰汤饮之。)口淡无味,兼见腹满多唾者,脾虚中有寒也。宜加味理中汤
党参(三钱)白术(三钱)生姜(二钱)茯苓(四钱)炙草(二钱)陈皮(三钱)歌曰∶口中无味唾偏多,参术姜苓炙草和。
漫道陈皮非补药,善调胃气莫嫌他。
(伯未按∶可时啖糖姜。)口中肿痛,兼见发渴饮水者,胃中火上冲也。宜时方甘露饮∶天冬(三钱)麦冬(三钱)生地(三钱)熟地(三钱)黄芩(三钱)枳壳(一钱)茵陈(三钱)石斛(三钱)枇杷叶(去毛蜜炙,三钱)甘草(一钱)歌曰∶口中肿痛渴烦加,二地二冬及枇杷。
芩枳茵陈兼石斛,草梢引服效无瘥。
(伯未按∶外用芦根泡,代茶。)口燥舌干,或兼消渴引饮者,胃中阴液枯也。宜加减地黄汤
熟地(三钱)山药(三钱)党参(三钱)麦冬(三钱)泽泻(三钱)五味(一钱)元参(三钱)花粉(三钱)山茱萸(三钱)葛根(三钱)歌曰∶口干舌燥胃阴枯,不解滋阴病不除。
萸地参冬山泽味,元参花粉葛根扶。
口中腥臭,或兼吐血衄血者,胃中血燥热也。宜清阳宁血汤。
当归(三钱)白芍(三钱)黄芩(三钱)黄连(二钱)党参(三钱)麦冬(三钱)藕节(三钱)生地(三钱)蒲黄(二钱)酒军(八分)枳壳(一钱)甘草(一钱)歌曰∶口中腥臭血当清,归芍芩连并党参。
藕地军蒲甘草枳,麦冬清热燥斯平。
Tags:《五脏》 《腹满》 《头痛》 《口苦》 《咽干》 《少阳》 《相火》 《柴胡汤》 《草药》 《生津》 《口甜》 《口淡》 《多唾》 《理中汤》 《胃气》 《时方》 《舌干》 《阴液》 《地黄汤》 《五味》 《胃阴》 《阴病》 《吐血》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证治] 鼻孔 下一篇[卷一\证治] 眼目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