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证略例-第页-举古人论阴证辨_中药方集

TOP

 
阴证略例
举古人论阴证辨
】 【繁体
若病在少阴,则有面赤,默默不欲语,但欲寐,或四肢厥逆,或身表如冰石,脉沉细。
若病在厥阴,则四肢厥逆,爪甲青,面黧目黑色,或自汗不止,脉沉弦无力。
若病阴毒证,身表如冰石,四肢厥逆,体如被杖,脉沉细而微,或六至以至八至、九至、十至而不可数,此等阴证,易为明辨。
太阴一证,手足自温,自利不渴,尺寸脉俱沉而弱。仲景云∶宜温之,重则四逆汤
若脉浮者桂枝汤。惟此一证,与内感外阳内阴相似。外阳内阴者,即前黄理中等汤,理中、调中等丸所治者是也。此等阴证,非古人不言。仲景评脉,首言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非止为外感设,内感之理在其中矣。又云∶阳涩而阴弦,腹中急痛者,小建中汤主之,则内外所感明矣!至如所言阴病阳脉者生,阳病阴脉者死,此一句即圣人大概之言也。以其阳病见阴脉,故有外阳内阴者,与阳药俱得其生矣。
药当从温,不可遽热,黄汤之类是也。
上此一条,说古人不尽之意。
Tags:《少阴》 《但欲寐》 《厥阴》 《自汗》 《阴证》 《太阴》 《四逆汤》 《桂枝汤》 《外感》 《小建中汤》 《阴病》 《阳脉》 《阳病》 《阴脉》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论元阳中脱有内外 下一篇论阴证躁不躁死生二脉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