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集验方-第页-[卷下] 诸疮论_中药方集

TOP

 
外科集验方
[卷下] 诸疮论
】 【繁体
夫诸疮者,谓诸般小疮也。其名证不同,此皆心肾不交,饮食不节,肠胃停留宿滞,风毒与血气相搏,凝滞于肌肉之间而发也。凡人体虚,感受风热湿毒之气,发为疮疡。痒痛肿,身热多汗,是为恶疮。若或生于手足间,相对如新茱萸,痒痛坼裂,搔破则黄水淋漓,有孔如,久而生虫,是为疮。或初生如饭粒,渐大而有根,头破血流脓出,肉翻如花开之状,是为翻花疮。或初生甚小,先痒后痛,汁出浸淫,湿烂肌肉,延及遍身,名曰浸淫疮。或生于两耳鼻面,烂及下部诸窍,浸入筋络,月中则疮盛,月末则疮衰,以其随月而生,是为月蚀疮。或毒瓦斯攻于手足指,肉裹上指甲,疼痛出血。疮中有虫,是为甲蛆疮。或指头先肿,热掣痛,然后于爪甲边结脓,甚者爪甲俱脱,是为代指。有人禀性畏漆,见漆则中毒,面痒而肿,搔之成疮,延及遍身,脓痒痛,是为漆疮。盛暑之时腠理易开,风热毒气搏于皮肤,轻者状如撒粟,重者热汗浸渍,匝匝成疮,是为痱疮。或心神烦躁,遍身发疮,赤烂如火,名曰热疮。或身触风寒冷气,以致血涩不行,其疮顽滞不知痛痒,经久难疗,名曰冷疮。或身发疮肿,非痈非疽,非癣非疥状如恶疮,或瘥或剧,名曰无名疮。或头生白团,斑剥如癣,上有白皮,久则成痂,遂致满头生疮,中有孔有脓,细虫入里,不痛微痒,少长不瘥,名曰秃疮。若妇人玉门生疮久不愈,因而浸淫,名曰阴蚀疮。或冬月因寒,手足皲裂成疮,名曰冻疮。若刀斧所伤者,名曰金疮。烫火所伤者,名曰火疮也。以上诸疮名目不同,其治之方各具于后,临证之际宜详审焉。

将军铁箍膏
治诸恶毒疮,红肿突起,用药箍疮四围,不令滋蔓走注毒瓦斯。
南星大黄苍耳根盐霜白梅(各一两)白芨白蔹防风川乌(各半两)草乌雄黄(各三钱)上为细末,先以苍耳根、霜梅捣烂,和余药调成膏。如干,入醋调得所,于疮四围用药作铁箍涂上,只留疮高突处。如药干,以鸡羽蘸水扫之,日换二三次,大妙。

葵花散
治一切疮。
葵花郁金黄连黄柏栀子仁(各等分)上为细末,冷水调成膏,贴疮痛处,神效。

百合散
治颐颏疮,一名独骨疮。
百合黄柏(各一两)白芨(一分)蓖麻子(五十粒,研)上为末,用朴硝水和,作饼贴之,日三五次。

胭脂散
治翻花疮。
胭脂贝母胡粉(各一分)硼砂没药(各半分)上研细,先以温浆水洗拭,后敷药

甘草涂敷方
治翻花疮。
甘草(半生半炒)矾锻石人中白密陀僧(各半两)上为细末,以童子小便半盏,以无灰酒熬,用竹篦搅成膏,取涂疮上,日五次。

香瓣疮方
治面上耳边生浸淫疮,有黄水出,久不愈。
羊须荆芥干枣(去核,各二钱)上烧灰存性,研匀,入轻粉半钱,同研极细。每用少许,清油调搽,先以温汤净洗拭干,涂药二三次效。亦治大人小儿两吻生疮。

乳香膏
治诸疮痛,久不瘥。
乳香(一两,另研)食盐松脂杏仁(去皮尖,研,各一两半)黄蜡(三两)生地黄(取汁,三合)白羊肾脏脂(半斤)上先熬脂令沸,下杏仁地黄汁蜡煎。候蜡溶尽,入香盐松脂煎。以柳篦搅令匀,稀稠得所,瓷盒盛。敷疮上,日三二度。

黄汤
治诸疮,退风热。
黄(锉)黄芩(去黑心)麦门冬(去心,焙)芍药甘草(炙锉,各一两半)生地黄四两)半夏(姜制,半两)当归(切焙)大黄(锉,炒)石膏(碎)芎人参(各一上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竹叶七片,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日晚
附子散
治冷疮,日夜发歇疼痛。
附子(半两,炮去皮脐)川椒(去目)雄黄(细研,各二钱半)白矾(七钱半,枯)腻粉(二钱,研)上为细末研匀,每用清麻油调敷疮上,日二换。

白蒺藜散
治热毒疮瘙痒,心神壅躁。
白蒺藜(炒,去刺)白藓皮防风(去芦)川大黄赤芍药栀子仁子芩麦门冬(去心,焙)玄参桔梗(去芦)前胡(去芦)甘草(炙赤锉,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用薄荷汤调服

密陀僧散
治热毒恶疮臭烂,久不生肌。
密陀僧雄黄雌黄定粉(各半两)轻粉(三钱)上研为细末,先用柳枝一握,生甘草一两捶碎,以浆二升,煎六七沸,去渣稍热淋洗疮净,拭干敷之。

粉散
治热汗浸渍成疮,肿痒痛。
定粉(一两)蛤粉(九两半)白石脂白龙骨石膏(各半两)滑石(八两半)寒水石(烧通赤,干净地上放冷出火毒一两)粟米粉(二两)上为细末研匀,每用些少,干擦患处。

七宝散
治热汗浸渍成疮,痒痛不止。
黄当归防风荆芥穗地骨皮木通(各二两)白矾(一两)上为粗末,每用药一两,水三大碗,煎五六沸,滤去渣。稍热淋渫患处,拭干避风少时。东垣老人云,此方城北独柳店之客舍,有推江轴者,皮肤皴裂不任痛,两手不能执辕,足不能履地而辄止宿,因制此药与敷之,即效,明日遂行。自此屡用屡效。

赤石脂散
痱子磨破成疮,用此止痛生肌。
赤石脂(细研)黄柏(去粗皮,锉)腊茶末(各半两)白面(二两)龙脑(半钱,另研)上为细末研匀,每用时绵扑之。

玉女英
治痱疮痒痛。
滑石(半两,细研)绿豆粉(四两,微炒)
紫花地丁散
紫花地丁当归大黄赤芍药金银花黄(各半两)甘草节(二钱)上咀,每服一两,用水一盏,酒一盏,同煎至一大盏,去渣,随病上下服。

万宝代针膏
治诸恶疮,肿核赤晕,已成脓,不肯用针刺脓,此药代之。但用小针点破疮头,却粘贴膏药,脓即自溃。此秘妙良方。
硼砂血竭轻粉(各一钱半)金头蜈蚣(一条)蟾酥(半钱)雄黄(一钱)片脑(少许)麝香(一字)上为细末,用蜜和为膏,看疮有头处用小针挑破,以药些小在纸花上封贴,次早其脓自出。如腋下有耍核儿,名暗疔疮,或有走核,可于肿处用针挑破,如前用之。忌鸡羊鱼酒面等物,吃白粥三日为妙。

神效方
治一切恶疮,医所不识者。
水银黄柏黄连松脂(黄明者)轻粉甘草土蜂巢(着壁上者,南方多有之,或云KT巢。各等分)上将水银放掌中,以唾津杀为泥,入瓷器中,以生麻油和研,生绢滤如稀饧,和药末再研如稠饧。先温水洗疮,帛拭干涂之。一切无名疮,涂一次即瘥;有黄水者,涂之随手便干;痒不堪忍者,涂之立止;痛甚者,涂之立定;治疥尤佳,抓破敷药。

拔毒散
治诸恶疮,消肿去毒。
天花粉无名异黄柏黄芩木鳖子大黄牡蛎(各等分)上为细末,好醋调敷,贴立效。

治蛇头疮
其形生时在手足上,疮旁一块开如蛇口之状,痛而流血不止者,此药治之。
雄黄蜈蚣全蝎(各一钱)上为细末,看疮湿劈开入药,擦在疮上,却以小油抹,裁帛拴住。如干,小油调搽。

水银膏
治月蚀疮,多在两耳上及窍旁,随月虚盈。
水银(二钱半)胡粉(研)松脂黄连(去须为末,各半两)猪脂(四两)上先熬猪脂令沸,下松脂诸药末及水银搅令匀,瓷盒盛。先以盐汤洗净疮,涂敷,日三
胡粉散
治月蚀疮。
胡粉(炒微黄)白矾()黄丹()黄连(净)轻粉(各二钱)胭脂(一钱)麝香(上末先以温浆水入盐,洗拭后掺药。如疮干,麻油调敷。

绿矾散
甲疽疮。
绿矾(半两,烧)芦荟(一钱半)麝香(一字)上研如粉,以绢袋盛药,纳所患指于袋中,线扎定,瘥为度。

麝香散
治妒精疮。
青黛干款冬花(等分)麝香(少许)上末先以地骨皮桑白皮煎汤温洗,软帛拭干,次以津唾调药敷。

漆疮方
生蟹取黄,量疮大小遍敷之。

乳香蜡油膏
治蜗疮久不瘥。
杏仁(水浸,去皮尖,研)乳香(各三钱)硫黄轻粉(各一钱半)蜡(半两)麻油(一合)上研极细,先熬油沸,入黄蜡熔尽。次入诸药,煎搅成膏,冷地出火毒,瓷器盛。每用少许涂疮上。

苦楝散
治浸淫疮。
苦楝根(晒干,烧存性)上为末。猪脂调敷,湿则干掺。先用苦参、大腹皮煎汤洗。

乌梅醋法
治代指,手指甲头肿。
乌梅仁(捶去壳肉,只取仁)上研细,米醋调稀,入指浸之自愈。

豆坯散
治阴蚀疮。
绿豆粉蛤蟆灰(各二钱半)胭脂(一钱二分)上为细末干掺。

阴疮
治男女阴疮。
米粉(一酒杯许)芍药黄芩牡蛎附子白芷(各一两)上咀,以不用水猪脂一斤,微火上煎三上三下,候白芷黄膏成,滤去渣,入米粉和,
沐浴长春散
治男子下元阴湿久冷,阴囊左右夜痒,抓之则喜,住之则痛,成疮流水,为害甚苦,此药见效。及治妇人下部阴湿,胎元久冷。
牡蛎蛇床子破故纸紫梢花官桂干荷叶(各等分)上咀,每用一两半,水一小锅,入葱白数茎,煎至八分,去渣,先熏后洗,却用后药
津调散
治妒精疮,脓汁淋漓臭烂。
黄连款冬花(各等分)麝香(少许,一方不用)上为细末,先以地骨皮、蛇床子煎汤洗,软帛拭干,津调敷之。忌生汤洗。

清凉膏
治汤泼火烧。此药止痛解毒,润肌生肉。
栀子仁黄连(去须)白芷(各一分)生地黄(二两)葱白(十茎,擘)黄蜡(半两)清麻油(四两)上细锉,于油铛中煎地黄焦黑色,绵滤去渣澄清。却入铛内入蜡慢火熬,候蜡消倾入瓷盒内。用时以鸡羽少许涂疮上,以瘥为度。

黄柏散
烫火伤
黄柏大黄朴硝鸡子壳寒水石(各等分)上为细末,用水调涂,极效。

蛤粉散
治烫火伤。
上以蛤蜊壳不拘多少,炙焦黄色,捣为细末。用生油调如膏,敷之。如水仍无痕。一方以蜜水调敷之,疼立止,不脓不痂。吴内翰居乡中,邻家釜翻,一小儿自头至踵皆伤,急以敷之,啼立止,遂无恙。唯才伤随手用即效,少缓即不及。当预先合以备用耳。

鸡黄油
治烫火伤。
上用鸡子煮熟,去白用黄,于银石锅内炒干,再炒直待都化作油,去火毒,毛翎扫下,入韶粉夜明沙为末。香油调敷,湿则干掺之。

贝母膏
治头秃疮。
贝母半夏(生)南星五倍子白芷黄柏苦参(各二钱半)黄丹(,一钱半)雄黄(一钱)上为细末,先以蜂房、白芷、苦参、大腹皮、荆芥煎汤,熏洗拭干。即用蜜水调敷,两三次后干掺药。

螵蛸散
治头上生疮,俗曰粘疮,绝妙方。
海螵蛸(二钱)白胶香轻粉(各半钱)上为细末研匀,先用清油润疮后,掺药,只一上可。

雉脑膏
治诸冻疮久不瘥,年年发歇,先痒后痛,然后肿破出黄水,及出血不止。
雄雉脑(一枚,捣烂)黄蜡(各等分)清油(减半)上同于慢火上熬成膏,去渣瓷器盛。用每涂疮上。

白矾散
治男子妇人血风毒,气攻手足,指生甲疽,疮久不瘥者,肉裹指甲,疼痛出血不定,用此缩肉干疮。
白矾胆矾(各半两)麝香麒麟竭朱红(各二钱半)上将白矾胆矾,于铁器内以炭火过。入后三味,同研令细。每用少许,干掺疮上,以帛子缠定,日两三度换之。

黄蜡膏
治冬月手足拆裂。
上用清油半两,盏内慢火煎沸,入黄蜡一块同煎溶,入光粉、五倍子末少许,熬令稠紫色为度。先以热汤洗,火上烘干,即用药敷,以纸贴之,其痛立止,入水亦不落。若合药入粉多,则硬而成块,旋以火炙动挑敷不妨。一方无五倍子。

芦荟散
治口舌生疮。
芦荟青蒿(研)蟾酥羊蹄花(各半两)白矾(研)麝香(研)牛黄(研,各半分)干蜗牛(研,三枚)瓜蒂(二十枚)丁香细辛(去苗)丹砂(研,各二钱半)马牙硝(研,三分)熊胆(研,一钱)上为细末研匀,先以头发裹指于温水内蘸揩之,软帛挹却脓水,取少许药末掺疮上。或轻可即去蟾酥、芦荟,看病大小,以意加减用之。

玄参散
治口舌生疮,连齿断烂痛。
玄参升麻独活麦门冬(去心)黄芩黄柏大黄(炒)栀子仁前胡犀角屑甘草(炙,各三分)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五分,不拘时温服。

硼砂丸
口臭口干,口舌疮
硼砂(二两)片脑麝香(各一钱)马牙硝(风化,四两)寒水石(,十两)上为细末,用甘草膏和丸,如麻子大,不拘时含一丸,咽津。

甘露饮
治口舌生疮,牙宣心热
枇杷叶(刷去毛)石斛黄芩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渣,不拘时温服。

升麻饮
治口内生疮,齿断肉烂。
升麻玄参黄连羚羊角(镑)黄芩葛根大黄麦门冬(去心)羌活防风干菊花(各半两)人参知母甘草(炙,各一分)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一方无人参,有牛蒡子。

黄连散
口疮,绝妙。
黄连朴硝白矾(各半两)薄荷(一两)上为粗末,用腊月黄牛胆,将药入胆内,风头挂两月取下。如有口疮,旋将药研细入于口疮上,去其热涎即愈。

黄柏散
茧唇
黄柏(一两)五倍子(二钱)密陀僧甘草(各少许)上除黄柏外,余药同为细末,水调匀敷于黄柏上,火炙三五次,将黄柏切成薄片,临睡贴之,天明即愈。

绛雪丹
咽喉肿痛,咽物困难及口舌生疮。
片脑(半字)硼砂(二钱)辰砂(三钱)朴硝寒水石(各二钱)上为细末研匀,每用一字掺于舌上,津咽之。

治喉内生痈方
五倍子白僵蚕甘草(各等分)上为细末,用白梅肉和丸,含化,其痈自破。
Tags:《心肾不交》 《风热》 《湿毒》 《疮疡》 《中毒》 《漆疮》 《腠理》 《热汗》 《烦躁》 《热疮》 《风寒》 《秃疮》 《冻疮》 《将军铁箍膏》 《白蔹》 《霜梅》 《成膏》 《等分》 《百合散》 《敷药》 《人中》 《无灰酒》 《乳香膏》 《地黄汁》 《温服》 《附子散》 《白蒺藜散》 《薄荷汤》 《调服》 《热淋》 《粉散》 《火毒》 《七宝散》 《赤石脂散》 《痱子》 《万宝代针膏》 《拔毒散》 《盐汤》 《甲疽》 《烧存性》 《豆坯散》 《阴疮》 《长春散》 《胎元》 《津调散》 《烫火伤》 《鸡黄油》 《贝母膏》 《白矾散》 《马牙》 《硼砂丸》 《口臭》 《舌疮》 《草膏》 《心热》 《黄连散》 《口疮》 《茧唇》 《咽喉》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下] 疥癣论 下一篇[卷下] 附骨疽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