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指南-第页-[卷二] 痘疹兼目疾论_中药方集

TOP

 
银海指南
[卷二] 痘疹兼目疾论
】 【繁体
小儿痘疮,皆由父母交媾之时,淫火炽甚而得。所谓先天之毒,禀于有生之初者也。盖痘本先天淫毒,伏藏于肝肾之内,触四时不正之气,然发泄,气领血载,达于肌肤之外,良由卫气运于脉外,营血行于脉中,气能祛毒外出,血能载毒上行。凡原气之强盛者,不满旬日,成痂而愈矣。若元气羸弱,气血偏虚,寒热偏胜,毒不能尽达肌表,遗留而上逆,则目中生痘,损坏瞳神。又或成浆之后,毒出肌肤,五内之元气已虚,药饵之补益不济,有余之毒,不能出外,反深入于内,因而目中星遮翳蔽,变症不一。惟验其靥之白色者,属于气虚,淡红者,属于血虚,紫色者,属于余毒未清。若过期而靥不脱者,乃气血大亏之象,调其寒热温凉,益其偏虚血气,则目明翳消而得愈矣。疹者痘之末疾,发于脾肺二经,内应手足太阴,感天地间戾之气,故名疹也。然名各有异,苏松谓之痧子,浙江谓之子,湖广呼为麻子,北直谓之疹子,山陕谓之肤疮,曰糠疮,曰赤疮,名虽不同,其症则一。总由君相二火燔灼,太阴脾肺受之。故其为症,必喷嚏咳嗽,面肿颊红,目胞肿胀,眼泪汪汪,惟气旺邪浅者易治。邪盛正虚,不胜其毒,则危机立至。更有愈后余热未清,上乘空窍,肝木受克,则黑珠星障昏花,羞明涕泪。切忌酸寒伐胃,宜清养肺阴,补其气血。若误认为风,设以表散,犹之抱薪救火矣。
Tags:《四时不正之气》 《卫气》 《营血》 《原气》 《寒热》 《瞳神》 《气虚》 《血虚》 《太阴》 《喷嚏》 《咳嗽》 《肿胀》 《空窍》 《肺阴》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 五疳兼目疾论 下一篇[卷二] 经带兼目疾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