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产心法-第页-[卷之上]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_中药方集

TOP

 
胎产心法
[卷之上] 胎逆上逼胀满子悬论
】 【繁体
妊娠胎逆上逼,重则胀满疼痛,谓之子悬,紫苏饮为必用之药。盖因紫苏饮为治妊娠胎气不和,浊气举胎上凑,胎热气逆,心胃胀满之证。且此证挟气者居多,宜疏气舒郁,非紫苏、腹皮、川芎、陈皮无以流气,非归、芍无以养血,气血既利而胎自降。然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故以人参、甘草补之。
如饮食不甘,加四君子。有热加芩、栀、归、芍。内热晡热,或四君兼逍遥散。若常常多怒,时觉胀满,服顺气药不应,宜用和气安胎饮,或加味逍遥散。胎上攻而作痛,宜紫苏饮,或顺气安胎散
若脾虚停滞胀满,安胎饮力薄,宜用加参胃散。有因郁滞者,亦宜紫苏饮,或加味归脾汤。有因痰结聚者,紫苏饮加芩、连、贝母。有因暴怒者,左关必弦洪,肝火内动,用小柴胡加茯苓、枳壳、山栀。大抵胎气上逆,皆属火旺,急用芩、术、香附之类,不可服大寒之药,反致他变。予每治孕妇心胃胀满,用尊生和气饮甚效。子悬证,有两尺脉绝,余脉平和,不可错认死胎,且死胎有面青舌青可辨,宜紫苏饮治之,则胎归原位,胀消脉起矣。如临月胎上逼心,呕哕欲死,急用童便灌之即下,或乌梅肉十枚研烂,入生姜三片,煎汤灌之亦下。取酸以降敛之,兼辛以散火气之逆也。又有因坐草太早,心怀恐惧,气结不行,紫苏饮一服便产。后附针灸一方备用。

君子汤
气虚弱,饮食不思,倦怠少食。
人参(一钱至三钱)白术(一钱至二钱,土炒黄)茯苓(一钱至钱半)炙草(六分至一钱)水煎服。

逍遥散
(附八味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治血虚肝燥,骨蒸劳热,往来寒热咳嗽潮热月经不调,口干便涩。
柴胡当归(酒拌)白芍(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一钱)炙草(五分)加煨姜、薄荷引,水煎服。一方无茯苓、薄荷,有茯神,生姜为引。治肝脾血虚,郁怒伤肝,血少目暗,发热胁痛等证。加丹皮、栀子各七分,名八味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治小便带血,或过劳及多食炒炙,宜清膀胱之火,柴胡、当归加倍,白术加五分。

和气安胎饮
治孕妇多怒,胸中胀满,若用乌药、香附、砂仁顺气等药,反加满闷,宜服此饮。
人参白术(土炒)当归(酒洗。各二钱)川芎条芩(各八分)陈皮紫苏炙草(各四分)木香(二分,磨汁冲服)姜引,煎服。一方无木香,有砂仁四分,名顺气安胎散,治孕妇胎气上攻,心腹胀满作痛,子悬之证。有因气恼者,加木香二分,磨冲服。

加参平胃散
治孕妇脾气虚弱,饮食停滞,以致腹胀呕吐,安胎饮力缓,宜用此散。
人参白术(土炒。各一钱)苍术(米泔浸制)浓朴(姜制,七分)陈皮炙草(各四分)姜一片,水煎服。

尊生和气饮
治孕妇心胃胀满。
人参苏粳白芍(酒炒)川芎(各六分)当归(一钱或六分,酒洗)腹皮(五分,制净)木香(二分,磨冲药服)炙草(三分)水煎服。

附针灸方
妊娠六七个月,饮食绝然不进,胸膈胀,水与药皆不能下,诊脉平和,又非病脉,此乃膈气不通,药不能治,惟针灸可通,宜灸内关穴,即能进饮食矣。
其穴在手掌大纹后二寸两筋间。此穴可针,亦可灸,男左女右,重则双手同灸,轻者七壮,重加十数壮,艾如黍大,或如麦大。寸取本人同身寸,以男左女右,手中指屈回,用草较所屈中指中节内纹两头尽处,截断,为准一寸也。

紫苏饮
(见本卷安胎门。)
柴胡汤
(见本卷诸痛门。)
加味归脾汤
(见本卷小产门,附归脾汤下。)
Tags:《子悬》 《浊气》 《胎热》 《气逆》 《逍遥散》 《安胎散》 《平胃散》 《归脾汤》 《肝火》 《死胎》 《舌青》 《针灸》 《君子汤》 《胃气虚》 《八味逍遥散》 《血虚》 《骨蒸》 《劳热》 《寒热》 《咳嗽》 《潮热》 《月经》 《发热》 《胁痛》 《冲服》 《脾气》 《呕吐》 《病脉》 《同身寸》 《柴胡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上] 诸血证论 下一篇[卷之上] 诸痛论(附孕痈)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