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切要-第页-疟疾门_中药方集

TOP

 
幼科切要
疟疾门
】 【繁体
凡小儿触冒风寒暑湿,客于皮肤,积于脏腑,邪正相攻,阴阳偏胜,发则寒热往来,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寒多热少者,阴胜阳也;热多寒少者,阳胜阴也。阴阳互攻,则寒热相半。其初也,必内有痰食,致脏气不流,故发而为疟。
风疟因风得之,恶风自汗烦渴,头痛不安,风疟也,故先热后寒,初服桂枝汤,不退,再服柴胡汤加常山、槟榔、乌梅截之。久不退者,补中益气汤多服自愈。
寒疟因感寒得之,无汗恶寒,挛急面青,阴也。故先寒后热,宜发散寒邪,养胃汤加桂心,不退,再服胃散加槟榔、草果截之。久不退,六君子汤加干姜、肉桂,服之自愈。
暑疟伤暑之阴气,发则热而不寒,烦渴少睡,呕恶。宜解暑毒,用柴胡白虎汤。不止,去石膏,加贝母、常山、槟榔截之。久不退,补中益气汤服之自愈。
湿疟因冒雨湿,汗出或久坐湿地得之,身体肢节乏力,呕逆胀满。初服胃苓不止,再服平胃散加茯苓、槟榔、常山截之。久不止者,参苓白术散服之自愈。
食疟由饮食不节,饥饱有伤然也。凡食生冷鱼肉油腻之物,以致中脘停痰,皆为食疟。
其状饥不欲食,中满呕逆,腹痛,宜去食。初服四兽饮,不止,再服二陈汤加枳壳、胡椒、白芷截之。久不愈,六君子汤,谅食积气体虚实加减,服之自愈。

桂枝白术汤
治感冒而发热疟。
桂枝青皮广皮茯苓法夏焦术(各一钱)川芎白芷苏子桔梗槟榔(各七分)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服,于未发前二时服之。
小柴胡汤,方见伤寒门。

补中益气汤
方见咳嗽门。

养胃汤
治感寒发疟。
草果藿香叶广皮桂心(各一钱)炙草(五分)生姜(三片)乌梅(一粒)水煎服。

平胃散
治寒疟不止,以此治之。
苍术紫朴广皮槟榔(各一钱)草果仁(姜汁炒)炙草(七分)生姜(三片)红枣(三枚)水煎早服。

六君子汤
方见霍乱门。

柴胡白虎汤
治伤暑发疟,但热不寒
洋参柴胡黄芩法夏石膏知母(各一钱)甘草(六分)粳米(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未发时早服。

参苓白术散
泄泻门。

四兽饮
治食疟,和胃消痰
沙参法夏茯苓广皮枳壳焦术(各一钱)炙草(八分)生姜(三片)大枣(三枚)乌梅(一个)水煎服。

二陈汤
见腹痛门。

胃苓汤
见吐泻门。
Tags:《风寒》 《暑湿》 《脏腑》 《寒热》 《脏气》 《风疟》 《恶风》 《自汗》 《头痛》 《桂枝汤》 《柴胡汤》 《补中益气汤》 《寒疟》 《无汗》 《恶寒》 《养胃汤》 《平胃散》 《君子汤》 《暑疟》 《伤暑》 《白虎汤》 《参苓白术散》 《食疟》 《中满》 《四兽饮》 《二陈汤》 《六君子汤》 《虚实》 《白术汤》 《发热》 《小柴胡汤》 《咳嗽》 《霍乱》 《柴胡白虎汤》 《但热不寒》 《泄泻》 《消痰》 《胃苓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疳积门 下一篇腹痛门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