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发挥-第页-[卷之一] 急慢惊风_中药方集

TOP

 
幼科发挥
[卷之一] 急慢惊风
】 【繁体
急惊风者。肝风甚而心火从之。木生火。从前来为实邪实则泻之。宜用泻青丸泻肝之风。导赤散泻心之火。
慢惊风。钱氏云。脾虚则土泻生风。此脾土败而肝木乘之。肝属木而脾属土。从所不胜为贼邪。故慢惊为难也。脾虚生风。虚则补之,东垣用调元汤加白芍药主之。此以黄人参补脾之虚。白芍药甘草以泻肝之实。诚千古不传之秘法也。予加桂在内。乃黄建中汤。木得桂而枯。古方治慢惊者。如醒脾散。观音散。皆良法也。可用之。

醒脾散
人参陈皮甘草白术白茯苓全蝎半夏曲木香(各三钱五分)白附子(四个)南星(一个姜汤泡)陈仓米(一百粒)上为末。每服一钱。枣三枚。姜三片。水煎。

观音散
全蝎(十个去毒炒)天麻(煨)防风白芷黄甘草白茯苓(各二钱五分)人参(二钱)扁豆(一钱五分姜汁炒)上为末枣汤下。
或问曰。上工治未病。急惊风。何以预治之。曰。方其热甚之时。腮赤面黑。两目如视不转者。此急惊风之候也。宜服河间当归龙荟丸。以泻肝胆之火。则不成急惊风也。当吐泻不止之时。见其手足冷。睡露睛。口鼻气冷者。此慢惊欲成之候也。急用参苓白术散以补脾。琥珀抱龙丸。去枳壳枳实。加黄以平肝。则慢惊风不能成矣。此吾家传秘法。

参苓白术散
人参白术白茯苓山药扁豆(去壳姜汁浸炒各一两五钱)甘草桔梗薏苡仁莲肉(各一两)上为细末。枣汤送下。

琥珀抱龙丸
治小儿诸惊。四时感冒。寒温风暑。瘟疫邪热。躁烦不宁。痰嗽气急。及疮疹欲出发搐。并宜服之。此予家传常用之方。
真琥珀(一两五钱)天竺黄(一两五钱)白檀香(一两五钱)人参(一两五钱)朱砂(白茯苓(一两五钱)粉草(去筋三两)南枳实(一两)枳壳(麸炒一两)牛胆南星(一两)淮山药(一两)金箔(大者一百片为衣。)上各制取末和匀。用腊雪溶水。如无雪。取新汲或长流水。杵为丸。如芡实大。约重五分。阴干。每服一丸。煎薄荷汤下。此方内有补益之药。人皆喜而用之。但有枳壳枳实能散滞气。无滞气者。损胸中至高之气。如慢惊风及元气弱者。减此二味。用当归川芎各二两代之。

至圣保命丹
一名紫金锭子。
胆星(一钱)僵蚕(一钱)白附子(一钱)全蝎(十四枚)天麻(一钱)防风(一钱)(一钱半水飞)麝香(一分)珍珠(五分)琥珀(三分)金箔(二十片)上碾为末。粟米和为丸。分为二十锭。金箔为衣。每一锭薄荷叶煎汤磨服。

礞石滚痰丸
降火坠痰之要药。方见大方脉科。

凉惊丸
诸热通用。此吾家传之方。又名金花丸。
黄柏黄连黄芩山栀仁(各等分)朱砂(水飞减半)一本有龙胆草等分。上为细末。腊雪水为丸麻子大。薄菏汤送下。

三黄泻心丸
一名三黄五色丸。利诸惊热如神。
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上为末。雪水为丸。麻子大。温水送下。均分作五分用衣。一分朱砂衣。一分青黛衣。一分雄黄衣。一分轻粉衣。一分芦荟衣。

木通散
能泻肝风。降心火。最利惊热。
山栀仁大黄(煨)赤茯苓羌活木通甘草(以上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字。紫苏叶煎汤送下。
猪胆汁导
定志丸
治惊久成痫。
人参白茯神远志石菖蒲(炒)酸枣仁(炒)柏子仁(各一钱半)琥珀珍珠胆铁花粉(各一钱)朱砂(飞)麝香(各一字)上为末。水煮山药粉为丸。黍米大。每服十五丸。灯心煎汤下。更煎猪心与儿食之。以助药力。
急惊风属阳。病在六腑易治。宜用凉泻。
慢惊风属阴。病在五脏难治。宜用温补。
或问。病有急慢阴阳者。何也。曰。肝主风。木也。飘骤急疾。莫甚于风。心主惊。火暴烈飞扬。莫甚于火。木火阳也。故病在于心肝者。谓之急而属阳。脾胃者土也。沉重迟滞。莫甚于土。脾土者至阴之属也。故病在于脾者。谓之慢而属阴。肝常有余。有余则泻而损之。脾常不足。不足则补而益之。至于心主惊。肝主风。似宜前论。然火资风势。风资火威。风火相扇而发搐。故不可别论也。惊风之病。有兼证者。有类证者。不可不辨也。
Tags:《急惊》 《实邪》 《实则泻之》 《青丸》 《泻肝》 《赤散》 《泻心》 《慢惊》 《虚则补之》 《调元汤》 《不传》 《醒脾》 《半夏曲》 《治未病》 《慢惊风》 《急惊风》 《当归龙荟丸》 《参苓白术散》 《抱龙丸》 《琥珀抱龙丸》 《邪热》 《胆南星》 《薄荷汤》 《保命丹》 《紫金锭》 《水飞》 《礞石滚痰丸》 《大方》 《等分》 《五色》 《猪胆汁导》 《定志丸》 《六腑》 《五脏》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一] 急惊风有三因 下一篇[卷之一] 肝所生病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