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证治准绳-第页-[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流注_中药方集

TOP

 
幼科证治准绳
[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流注
】 【繁体
〔薛〕小儿流注,乃气流而滞,血注而凝,元气不足之证也,或因闪跌堕伤,或因肝火气逆,或因六淫内侵,或因脾虚食积,或因禀赋所致,结于四肢节HT,患于胸腹腰臀,或结块,或漫肿,或作痛,悉用葱熨之法,须固元气为主。闪跌者和血定痛丸,肝火者九味芦荟丸,食积者四味肥儿丸,药能对证,未成自消,已成自溃。
若脓成不溃者,元气虚也,先补而针之,庶使毒瓦斯不致内攻,气血不致脱陷。若脓出而反痛者,气血虚也,用八珍汤。作呕少食者,胃气虚也,用四君子汤。欲呕不食,或腹作胀者,脾气虚也,用六君子汤口噤搐搦者,气血虚极而变症也,十全大补汤。内热晡热,阴血虚也,四物、参、、白术。表热恶寒,阳气虚也,十全大补汤。热来复去,或昼见夜伏,昼伏夜发者,虚热也,当大补元气。若色赤肿起而脓稠者尚可治,不赤硬而脓清,或脉洪大,寒热发渴,及不受补者,皆不可治。

健脾渗湿饮
疮疡初起,肿作痛,或湿毒下注,或环跳穴痛。
人参白术苍术防己(酒拌)黄柏(炒)川芎陈皮当归茯苓(各五分)木瓜(不犯铁器)柴胡稍甘草(各三分)上,姜水煎服。如三五剂不退,加桂少许,酒煎亦可,小便涩、加牛膝,身痛、加羌活。

和血定痛丸
(一名黑丸子)治流注、膝风,或闪跌瘀血,肢节肿痛,服之自消。若溃而发热,与补药兼服,自效。
百草霜(五两)赤小豆(半斤)川乌(炮,一两五钱)白蔹(八两)白芨南星(炮。
各二两)芍药当归牛膝(各五两)骨碎补(四两)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

神效葱熨法
治流注结核,或骨痈鹤膝等证。先用隔蒜灸,若余肿尚存,用此熨之,以助气行血,散其壅滞,功效甚速。又治跌扑损伤,止痛、散血、消肿之良法也。
其法、用葱细切、捣烂、炒热,频熨患处,冷则易之,如鹤膝风,兼服防风汤而愈。

隔蒜灸法
治流注及痈疽、鹤膝风、等证。每日灸二三十壮,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盖火以畅达,拔引郁毒,此从治之法,有回生之功。其法用大蒜去皮,切三文钱浓,安患处,用艾壮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未成即消,已成者亦杀其毒,如疮大,用蒜杵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蒜败再易。如不痛,或作脓,或不起发,及疮属阴证者,尤当多灸,凡疮不痛、不作脓、不起发者,皆气血虚也,多主不治。惟患在头面者,不宜多灸。论中婴儿灸法,见疔疮。

如圣饼
治流注及一切疮疡,不能消散,或溃而不敛。
乳香没药木香血竭当归(各等分)麝香(减半)上为末。用酒糊、和饼二个,乘热熨之。毒疮加蟾酥。

当归补血汤
治流注及溃疡肌热、面赤、烦渴,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血虚证也,误服白虎汤,必死。(方见虚热)
益气养荣汤
治流注气血虚弱,不能消散,或四肢颈项患肿,不问坚软、赤白,或痛或不痛,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方见后)
十全大补汤
治诸疮血气虚弱,不能消散、溃腐、收敛。或寒热汗出,口眼歪斜,肌瘦少食。或日晡发热,自汗盗汗。或朝寒暮热,疮口不敛等证。(方见自汗)
Tags:《流注》 《肝火》 《气逆》 《六淫》 《定痛丸》 《肥儿丸》 《气虚》 《血虚》 《八珍汤》 《胃气》 《君子汤》 《脾气》 《六君子汤》 《口噤》 《补汤》 《表热》 《恶寒》 《大补汤》 《虚热》 《寒热》 《健脾》 《疮疡》 《湿毒》 《身痛》 《黑丸》 《发热》 《赤小豆》 《白蔹》 《白汤》 《神效葱熨法》 《鹤膝风》 《大防风汤》 《阴证》 《等分》 《补血汤》 《虚证》 《白虎汤》 《十全大补汤》 《热汗》 《自汗》 《盗汗》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天蛇毒 下一篇[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时毒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