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第页-[卷第一百\诸尸门] 尸注_中药方集

TOP

 
圣济总录
[卷第一百\诸尸门] 尸注
】 【繁体
论曰尸注者、尸病注易于人也,多因哭泣,感染尸气,流注身体,令人寒热淋沥,沉沉默默,不的知所苦,而无处不恶,或腹痛胀满,喘急不得息,上冲心胸,傍攻两胁,或块踊起,或挛引腰脊,或举身沉重,精神不爽,每更节令,愈加顿滞,不治者死,死则注易傍人,故名尸注。
治尸注,发作无时,腹胀喘急,上冲心胸,傍攻两胁,茯苓汤方赤茯苓(去黑皮)桂(去粗皮各三分)芍药当归(切焙)生干地黄(焙)木香芎(各半两)鬼箭羽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三分)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尸注、心乱如醉,狂言惊悸,梦与鬼交,精神错谬,疾势数变,阿魏丸方阿魏(半两醋化去砂石面和作饼炙研)安息香(一两酒化细研)木香甘草(炙锉)槟中白(研上一十味,将六味捣为细末,与别研四味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用童子小便一盏,入乌梅三枚,葱白三寸,浸一宿,煎数沸,五更初、下二十丸。
治尸注发歇无时,心腹切痛,桂香汤方桂(去粗皮)芍药木香柴胡(去苗各一两)芎鳖甲(去裙醋炙)干姜(炮)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尸注寒热,不思食味,心腹刺痛,虎掌丸方虎掌丹砂(研各半两)白茯苓(去黑皮)龙齿(各一两)当归(焙)蓬莪术(煨锉各上六味,捣罗为末,用酒煮阿魏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乌梅汤下。
治尸注恶气,兼治百病,鹳骨丸方鹳骨(一寸炙)桂(去粗皮半两)虻虫斑蝥(各十四枚去翅足炒)巴豆(三十枚去皮上五味,捣研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丸,温水下,日三。
治尸注鬼邪,日渐沉顿,獭肝散方獭肝(一具阴干)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日三,如一具未瘥,更作服。
治尸注鬼注,变动多端,丹砂丸方丹砂(研)雄黄(研各一两)鬼臼莽草(各半两)蜈蚣(二条赤足者生用)巴豆(四十粒去皮心膜不出油研)上六味,将三味捣罗为末,与别研三味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温酒下不拘时。
治临尸哭泣,尸气入腹,沉滞脏腑,有时发动,取劳积神效,密陀僧散方密陀僧(半斤醋淬淘研控干取六两)京三棱(煨捣末二两)诃黎勒(不去核生用捣末上三味,合研令匀,每服二钱匕,用煮面浓汤调下,当晚不食,临卧一服,余时勿服,并服三夜,次夜当下恶物,不下第三夜加生牵牛子末一钱匕,同调下。
治尸注,杏仁丸方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乱发灰(各一分)上二味研匀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猪膏酒调下。
治尸注,蜀椒熨方蜀椒(一斤)上一味,帛裹于注上,以熨斗盛火,熨椒令热,汗出神效。
治五尸蛊注,中恶客忤,心腹刺痛,丹砂丸方丹砂(研)干姜(炮)芎乌头(炮裂去皮脐各一两)赤芍药桂(去粗皮各二两)日炒焦色半两上一十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米饮下,日二服。
治尸注,邪气流传,忽然闷绝,时发寒热淋沥,或腹痛胀满,鹳骨丸方鹳骨(酒炙)雄黄(研各一两)桂(去粗皮)大黄(锉炒各三分)麝香(研半两)丹砂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桃枝煎汤下。
Tags:《流注》 《热淋》 《喘急》 《精神》 《温服》 《狂言》 《寒热》 《乌梅汤》 《恶气》 《虫斑》 《五味》 《丹砂丸》 《脏腑》 《中恶》 《客忤》 《邪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第一百\诸注门] 诸注统论 下一篇[卷第一百\诸尸门] 飞尸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