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蒙筌-第页-[卷之六\菜部] 姜_中药方集

TOP

 
本草蒙筌
[卷之六\菜部] 姜
】 【繁体
\r干姜\pj355.bmp\r\r温州生姜\pj355a.bmp\r\r涪州生姜\pj355a1.bmp\r味辛,气微温。气味俱轻,升也,阳也。无毒。荆扬多种,(荆州属湖广、扬州注前。)秋月采根。沙藏常得新鲜,四时不缺。应用制莨(音浪)菪(音浪)半朴(莨菪子、半夏、浓朴,)恶鼠粪芩连(天鼠粪、黄芩、黄连。)为使秦椒,入药凭证。去皮热,留皮凉。佐大枣益气浓肠,兼竹溺豁痰利窍。杀半夏毒,不麻戟咽喉。润地黄炒,免滞泥胸膈。同陈茶叶(多年者佳)煎汁,疫痢禁口者可苏;拌生盐炒泡汤,宿食裹痰者即吐。益脾开胃口,(或问∶生姜辛温入肺,何是入胃口?东坦曰∶俗皆以心下为胃口,非也。咽门之下受有形物者,谓之胃口,与肺药。霍乱转筋欲饮佳。赤肿痛眼无疮,铜钱刮汁点效。行津液调合荣卫,去狐臭通畅神明。宜啖春初,辟疠且助生发。勿食秋后,泄气犹损寿元。夜气敛收,尤全禁忌。《论语》虽曰∶不撤姜食。然必食之以时,又不可过于多尔。
姜屑
(北干姜不热,北生姜不润。)和酒服,能治偏风;
姜皮
作散调,(五皮散用。)堪消浮肿。去皮日曝,又名
干姜
。(汉州造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方曝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干则味辛专窜而不收,堪治表,解散风寒湿痹鼻塞头疼,发热狂邪;炮苦能止而不移,可温中,调吐泻之疾。表证肺寒咳嗽,仗五味子相助建功;里证脉绝无阳,资黑附子为引取效。若疗血虚寒热,加入补阴药煎;能引血药上升,入于气分生血。
故产血去多,热发骤盛者,倍用治之,而弗疑也。炒黑止唾血痢血良,煨研塞水泻溏泻妙。
遇阴阳易证,用取汗立差。
一云∶泻脾非泻正气。盖脾中寒湿,须干姜辛热以燥之,故曰泻耳。
Tags:《气味》 《咽喉》 《陈茶叶》 《宿食》 《咽门》 《霍乱》 《转筋》 《津液》 《神明》 《五皮散》 《浮肿》 《风寒》 《湿痹》 《鼻塞》 《发热》 《咳嗽》 《五味》 《里证》 《虚寒》 《正气》 《中寒》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六\菜部] 白芥 下一篇[卷之六\菜部] 冬葵子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