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瘟疫论-第页-序_中药方集

TOP

 
广瘟疫论
】 【繁体
瘟疫一证,历代明哲具有成方。如仲景有大青龙汤阳旦汤,越婢汤、黄芩汤、白虎汤、大小柴胡汤、三承气汤、麻黄升麻汤,诸条列瘟疫之见证,为汗法下法和法、双解法,轻重深浅,纤毫备具。特散见于诸经条中而未尝直指其名为瘟疫,非不欲明言也。其书本伤寒立论,而互为区别之书,非专论瘟疫之书,且上古文辞简易,详于辨证,而不详于立名,欲人从证上细辨,则不必于名上区别,而自无混治之失。嗣是而后,河间有《宣明五气论》,则论瘟疫较详,立法更备。如桂苓甘露饮、黄连解毒汤、三已效方、凉膈散人参石膏汤双解散诸方皆是,而亦未正其名。易老、东垣,大羌活汤九味羌活汤,立方更备,而亦无专书、无特名。至吴又可先生贯串古今,融以心得,着时行《瘟疫》一论,真可谓独辟鸿蒙,揭日月于中天矣。顾其书具在,而时贤有未见而不用其法,或虽见其书。而不能信者,无怪矣!有口诵其书,啧啧称道,而对证施方,仍多不用其法。口则曰此时证也,而手则仍用伤寒之方,拘伤寒之法者,比比皆然。愚揣其情,必非知而不用也,知其名而未得其辨证之法耳!愚目击心伤,不揣固陋,而取吴子之原本,或注释,或增订,或删改,意在辨瘟疫之体异于伤寒,而尤慎辨于见证之始,故首增辨气、辨色、辨脉、辨舌、辨神诸论于开卷,使阅者一见了然,则吴子之书,人人可用,而瘟疫之横夭者少,生全者多,诚斯世斯民之幸也!
上元戴天章麟郊甫识于存存书屋

乾隆四十八年岁在癸卯夏五月望日孙男嗣琦谨书
Tags:《大青龙汤》 《阳旦》 《白虎汤》 《柴胡汤》 《承气汤》 《升麻汤》 《汗法》 《下法》 《和法》 《凉膈散》 《人参石膏汤》 《双解散》 《大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 《时行》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