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第页-[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汗证] 经义_中药方集

TOP

 
景岳全书
[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汗证] 经义
】 【繁体
《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宣明五气篇》曰∶心为汗。
《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
《评热病论》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
《决气篇》曰∶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
《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大风汗出,灸噫嘻,噫嘻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
《金匮真言论》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热论》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评热病论》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
《热病篇》曰∶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喘甚者,死。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极之脉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极之脉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寒热病篇》曰∶臂太阴可汗出,足阳明可汗出。故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取阳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阴。
《逆顺篇》曰∶无刺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五禁篇》曰∶五禁、五夺、五逆者,皆不可刺。曰∶大汗出之后,是三夺也。
平人气象论》曰∶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肺脉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
《本藏篇》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阖关者也。
经脉别论》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倦,汗出于脾。
《本病论》曰∶醉饱行房,汗出于脾。
《水热穴论》曰∶勇而劳甚则肾汗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举痛论》曰∶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五变篇》曰∶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Tags:《热病》 《阴虚》 《少气》 《腠理》 《振寒》 《头痛》 《身重》 《恶寒》 《风疟》 《生气》 《汗出偏沮》 《邪气》 《精气》 《脉静》 《寒热》 《太阴》 《阳明》 《五夺》 《大汗》 《平人》 《涩脉》 《脏腑》 《卫气》 《分肉》 《皮毛》 《经脉》 《夺精》 《劳倦》 《玄府》 《绝汗》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汗证] 论.. 下一篇[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风痹] 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