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第页-[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淋浊] 论治(共六条)_中药方集

TOP

 
景岳全书
[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淋浊] 论治(共六条)
】 【繁体
一、热蓄膀胱,溺赤热甚,而或痛或涩者,必当专去其火,宜先用抽薪饮、大厘清饮、七正散之类主之。若小水不利,而烦热难解者,惟绿豆饮为最妙。若兼大便燥结者,宜八正散主之。若微热不甚,或热势稍退者,宜加减一阴煎,或导赤散、火府丹、清心莲子饮之类主之。若小水不利者,宜清肺饮子主之。
一、溺白证。凡如泔如浆者,亦多属膀胱水道之热,宜导赤散徙薪饮之类以清之。若无内热而溺白者,多由饮食湿滞,宜小厘清饮,或苓术二陈汤减去干姜以燥之利之。大都湿在肠胃,或在膀胱者,宜二陈汤,或半夏丸,或固元丹之类,皆可择用。若胞气不固,而液浊不清者,此亦败精之属也,宜秘元煎或水陆二仙丹以固之。
一、浊在精分者,必因相火妄动,或逆精而然,以致精溺并至。若兼涩痛之甚者,亦宜抽薪饮、大厘清饮之类,先去其火,然后再安精气。及其稍久,痛涩俱去,而惟精浊不止者,当用宁心固肾等剂,宜秘元煎、菟丝煎,或人参丸定志丸、心虚白浊歌之类主之。
一、命门虚寒,阳气不固,则精浊时见,而久不能愈者,但当培补命门,宜右归丸益志汤、石刻安肾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主之。若虚本不甚,而胞气微寒不摄者,宜萆厘清饮主之。
一、治淋之法,大都与治浊相同,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但当以前法通用,无他技也。
一、血淋证,若在男子,则凡便血不痛者,即为溺血;血来而痛者,即曰血淋,然无非逆血证耳。治法具详血证门。惟妇人之血淋,则多由冲任经脉之病,大与男子者不同,妇人门另有正条。
Tags:《抽薪饮》 《七正散》 《烦热》 《绿豆饮》 《燥结》 《八正散》 《一阴煎》 《赤散》 《清心》 《导赤散》 《徙薪饮》 《二陈汤》 《半夏丸》 《秘元煎》 《二仙丹》 《相火》 《精气》 《菟丝煎》 《人参丸》 《定志丸》 《命门》 《虚寒》 《右归丸》 《益志汤》 《安肾丸》 《八味地黄丸》 《下陷》 《温补命门》 《血淋》 《便血》 《经脉》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淋浊] .. 下一篇[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淋浊] ..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