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第550页-[卷之十八\湿病诸候(凡三论)] 一、湿候_中药方集

TOP

 
诸病源候论 - 第550页
[卷之十八\湿病诸候(凡三论)] 一、湿候
】 【繁体
湿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腹内虫动,侵食成也。多因下利不止,或时病后,客热结腹内所为。其状,不能饮食,忽忽喜睡,绵绵微热,骨节沉重,齿无色,舌上尽白,细疮如粟。若上唇生疮,是虫食五脏,则心烦懊;若下唇生疮,是虫食下部,则肛门烂开;甚者腑脏皆被食,齿下上龈悉生疮,齿色紫黑,利血而湿,由水气也。
脾与胃合,俱象土,胃为水谷之海,脾气磨而消之,水谷之精,化为血气,以养腑脏。
若脾胃和,则土气强盛,水湿不能侵之。脾胃虚弱,则土气衰微,或受于冷,乍伤于热,使水谷不消化,糟粕不傧实,则成下利,翻为水湿所伤。若时病之后,肠胃虚热,皆令三尸九虫,因虚动作,侵食五脏,上出唇口,下至肛门。胃虚气逆,则变呕哕。虫食腑脏伤败,利出瘀血,如此者死。其因脾胃虚微,土气衰弱,为水湿所侵,虫动成,故名湿也。
又云∶有天行之湿,初得不觉,行坐不发,恒少气力,或微利,或不利,病成则变呕吐,即是虫内食于脏。
又云∶有急结湿,先因腹痛下利,脓血相兼出,病成翻大小便不通,头项满痛,小腹急满,起坐不安,亦是内食五脏。凡如此者,虽初证未发于外,而心腹亦常烦懊,至于临困,口及肛门方复生疮,即死也。
Tags:《湿病》 《胃虚》 《时病》 《五脏》 《心烦》 《水气》 《脾气》 《虚热》 《气逆》 《少气》 《呕吐》 《小便不通》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十八\湿病诸候(凡三论)] .. 下一篇[卷之十七\痢病诸候(凡四十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