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门事亲-第134页-[卷六\风形] 因惊风搐一_中药方集
 
儒门事亲 - 第134页
[卷六\风形] 因惊风搐一
】 【繁体
新寨马叟,年五十九,因秋欠税,官杖六十,得惊气,成风搐已三年矣。病大发则手足颤掉,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口目张唇舌嚼烂,抖擞之状,如线引傀儡。每发,市人皆聚观。夜卧发热,衣被尽去,遍身燥痒,中热而反外寒。久欲自尽,手不能绳,倾产求医,至破其家而病益坚。叟之子,邑中旧小吏也,以父母病讯戴人。戴人曰∶此病甚易治。若隆暑时,不过一涌,再涌夺则愈矣。今已秋寒可三之;如未,更刺穴必愈。先以通圣散汗之,继服涌剂,则痰一、二升,至晚又下五、七行,其疾小愈。待五日,再一涌,出痰三、四升,如鸡黄成块,状如汤热。叟以手颤不能自探,妻与代探,咽嗌肿伤,昏愦如醉,约一、二时许稍稍省。又下数行,立觉足轻,颤减,热亦不作,是亦能步,手能巾栉,自持匙箸。未至三涌,病去如濯。病后但觉极寒。戴人曰∶当以食补之,久则自退。盖大疾之去,卫气未复,故宜以散风导气之药,切不可以热剂温之,恐反成它病也。
Tags:《足颤》 《发热》 《外寒》 《手颤》 《昏愦》 《卫气》 《导气》 《热剂》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风形] 风搐反张二 下一篇[卷五] 疮瘾疹一百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