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第138页-[卷二\眩晕总论] 内伤眩晕_中药方集

TOP

 
症因脉治 - 第138页
[卷二\眩晕总论] 内伤眩晕
】 【繁体
气虚眩晕之症】气虚即阳虚也。其人面色白,身无热,神识清爽,言语轻微,二便清利,时或虚阳上浮,头面得火,眩晕不止,或热手按之,则运乃定,此气虚眩晕之症也。
【气虚眩晕之因】大病久病后,汗下太过,元气耗散;或悲号冷引,以伤肺气;曲运神机,以伤心气;或恼怒伤肝,郁结伤脾,入房伤肾,饥饱伤胃,诸气受伤,则气虚眩晕之症作矣。
中气不足;左寸脉虚,心气不足;左关脉虚,肝胆气弱;两尺脉虚,肾气不足。
【气虚眩晕之治】肺气不足者,人参生脉散,合四君子汤。中气不足者,补中益气汤
中气虚寒,不能运化水谷者,理中汤。心气不足者,酸枣仁汤肝气有伤者,逍遥散。肾气不足,都气丸。真阳不足,虚阳上浮者,肾气丸,加鹿角胶为丸。摄伏降之,古方用一味鹿茸,浓煎服,治真阳虚者,最效。

人参生脉散
霍乱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理中汤
上三方见痢疾

酸枣仁汤
见不得卧。

逍遥散
咳嗽

都气丸
即六味丸加五味子。

肾气丸
即热八味丸加车前子。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眩晕总论] 内伤眩晕 下一篇[卷二\眩晕总论] 外感眩晕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