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第页-[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_中药方集
 
症因脉治
[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
】 【繁体
肠痹之症】数饮而小便不出,气窒小腹,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此肠痹之症也。
【肠痹之因】或饮水太过,或饮食有伤,中气乖张,壅塞闭逆,不得下顺,返而上冲,则喘争小便不利,水谷混于大肠,则飧泄,此肠痹之因也。
【肠痹之脉】六脉多弦,寸口脉弦,病在于肺。尺脉弦数,下部有热。左关沉弦,小腹气结。右关沉弦,病在中焦。寸沉尺浮,大肠飧泄。六脉沉迟,真阳内竭。
【肠痹之治】数饮,病在上,当清肺,知母石膏汤。小便不出,五苓散。气窒小腹,病下,青皮饮。中气喘争,枳壳汤。若有飧泄,当分利阴阳,四苓车前散。飧泄脉迟,异功散
知母石膏汤
治上焦消渴。
知母石膏麦冬竹叶桑白皮甘草
五苓散
里热不得卧。

青皮饮
青皮大腹皮木通枳壳陈皮白芍药甘草
枳壳汤
枳壳苏梗桔梗陈皮甘草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肉桂。

八味肾气丸
即《金匮》肾气丸。
Tags:《肠痹》 《气喘》 《飧泄》 《中气》 《小便不利》 《大肠》 《寸口》 《五苓散》 《车前散》 《异功散》 《里热》 《四苓散》 《八味肾气丸》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 下一篇[卷三\痹证论] 内伤痹症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