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第37页-[卷四] 饮伤脾胃论_中药方集

TOP

 
卫生宝鉴 - 第37页
[卷四] 饮伤脾胃论
】 【繁体
神农本草云。酒味苦甘辛。火热有毒。主百邪毒。行百药。通血脉。浓肠胃。润皮肤。久饮伤神损寿。若耽嗜过度。其酷烈之性。挠扰于外。沉注之体。淹滞于中。百脉沸腾。七神迷乱。过伤之毒一发。耗真之病百生。故内经曰。因而大饮则气以逆。肺痹寒热喘而虚惊。有积气在胸中。得之醉而使内也。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于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盖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于四肢也。若醉饱入房。气聚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名曰热厥。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皆肥贵人膏粱之疾也。古人惟麦菽之曲酿黍。而已为辛热有毒。犹严戒如此。况今之酝造。加以马兰、芫花、乌头、巴豆、大毒等药。以增气味。尤辛热之余烈也。岂不伤冲和、损精神、涸荣卫、竭天癸、夭人寿者也。故近年中风虚劳、消狂、疮疡、癖积、衄、藏毒、下血者多有之大。概由朝醉夕醒。耽乐为常而得之也。古人云。脾热病五脏危。岂不信哉。孔子云。惟酒无量不及乱。谓饮之无多而且有节。则所以养精神而介眉寿也。凡饮酒之际。切宜慎之戒之也。
Tags:《本草》 《血脉》 《肺痹》 《寒热》 《络脉》 《经脉》 《津液》 《气虚》 《精气》 《谷气》 《热厥》 《消瘅》 《痿厥》 《气味》 《精神》 《天癸》 《中风》 《虚劳》 《疮疡》 《热病》 《五脏》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 饮伤脾胃方 下一篇[卷四] 食伤脾胃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