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宝鉴-第58页-[卷六\除寒门] 阴气有余多汗身寒_中药方集

TOP

 
卫生宝鉴 - 第58页
[卷六\除寒门] 阴气有余多汗身寒
】 【繁体
真定府武德卿。年四十六岁。至元丙子三月间。因忧思劳役。饮食失节。得病肢体冷。口鼻气亦凉。额上冷汗出。时发昏愦。六脉如蛛丝。一医作风证。欲以宣风散下之。予因思钱氏小儿论。
制宣风散。谓小儿内伤脾胃。或吐或泻。久则风邪陷入胃中而作飧泄。散中有结。恐传慢惊。以宣风散导去风邪。内经云。久风为飧泄。正此谓也。今德卿形证。乃阴盛阳虚。苦寒之剂。非所宜也。
内经云。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又阴阳应象论云。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而厥。
调经篇亦云。阴盛生内寒。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故寒中。东垣解云。此脾胃不足。劳役形体。中焦营气受病。末传寒中。惟宜补阳。遂以理中汤加黑附子。每服五钱。多用葱白煎羊肉汤。取清汁一大盏。调服之。至夕四肢渐温。汗出少。夜深再服。翌日精神出。六脉生。数服而愈。尝记李思顺云。证者证也。病状于中。证形于外。凡学医道。不看内经。不求病源。妄意病证。又执其方。此皆背本趣末之务。
其误多矣。宜慎思之。
Tags:《冷汗》 《昏愦》 《宣风散》 《内伤》 《飧泄》 《慢惊》 《阴盛》 《厥气》 《形体》 《营气》 《理中汤》 《葱白煎》 《调服》 《精神》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七\中风门] 中风论(出洁古家.. 下一篇[卷六\除寒门] 阴证治验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