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述-第113页-[卷十二·杂证汇参] 肺痹_中药方集
 
医述 - 第113页
[卷十二·杂证汇参] 肺痹
】 【繁体

经义
风者,百病之长也。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淫气喘息,痹聚在肺。(《素问》)
哲言
肺为呼吸之橐,位居最高,受脏腑上朝之清气,禀清肃之体,性主乎降。又为娇脏,不耐邪侵,六淫之气一有所着,即能致病。其性恶寒恶热、恶燥、恶湿,最畏火风,邪着则失其清肃,降令遂痹塞不通爽矣。治法∶因于风者,则用薄荷、桑叶、牛蒡之属;兼寒则用麻黄、杏仁之类;若温热壅遏而痹者,则用射干、连翘、山栀、兜铃、竹叶、沙参、象贝;因湿则用通草、滑石、桑皮、苡仁;因燥则用梨皮、芦根、枇杷叶、紫菀;开气则用蒌皮、香豉、苏子、桔梗、蔻仁。其苇茎汤、葶苈大枣汤,一切药品总皆主乎轻浮,不用重浊气味。所谓微辛以开之,微苦以降之,适有合乎轻清娇脏之治也。肺主百脉,为病最多,肺与大肠表里,又与膀胱通气化,故二便之通闭,肺实有关系焉。(《临证指南》)肺为清虚之脏,喜通利,恶壅塞,毫发不可干之。今为浊邪阻闭,非清虚通利之药不可。古人治此证,每用泻白散获效。(方星岩)
Tags:《肺痹》 《上气》 《上虚下实》 《寒热》 《气喘》 《脏腑》 《清气》 《六淫》 《恶寒》 《恶热》 《温热》 《苇茎汤》 《大枣汤》 《气味》 《大肠》 《表里》 《气化》 《肺实》 《浊邪》 《泻白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二·杂证汇参] 肺痿肺痈 下一篇[卷十二·杂证汇参] 胸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