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世保元-第49页-[卷二] 伤寒_中药方集
 
寿世保元 - 第49页
[卷二] 伤寒
】 【繁体
脉阳浮而阴弱。谓之伤风。(邪在六经俱弦。加之阳浮。卫中风也。阴弱。荣气弱也。
风伤阳。故浮虚。)脉浮紧而无汗。谓之伤寒。(寒伤荣。荣实卫虚。阳脉紧。邪在上焦。主欲汗。)脉浮。头项痛。腰脊强。病在太阳
脉长。身热鼻干。目痛。不得卧。病在阳明
脉弦。胸胁痛。耳聋。往来寒热。病在少阳
脉沉细。咽干腹满自利。病在太阴
脉微缓。口燥舌干而渴。病在少阴
脉沉涩。烦满囊缩。病在厥阴
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而紧涩。变为温疟。(阴阳紧盛。伤寒之脉。前病热未已。复感于寒也。)脉阳洪数。阴实大太过。湿热相合。变为湿毒。(洪数大皆热。两热相合也。)脉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湿气。变为瘟疫。
发热。脉沉细。表得太阳。名曰病。
脉阳浮滑。阴濡而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浮滑。阴脉濡弱。皆风脉也。前脉未除。风木乘热也。)病太阳。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名曰湿痹
病太阳。身热疼痛。脉微弱弦芤。名曰中。
若发汗已。身灼然热。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
鼾。
语难。更被下者。小便不利。若被火。微发黄色者。则惊痫。时螈。若火熏。则死矣。)脉沉细而疾。身凉四肢冷。烦躁不欲饮水。狂闷。名曰阳厥。伤寒热盛。脉浮而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大者死也。)
Tags:《伤风》 《六经》 《中风》 《无汗》 《阳脉》 《太阳》 《鼻干》 《阳明》 《胁痛》 《寒热》 《少阳》 《咽干》 《腹满》 《太阴》 《舌干》 《少阴》 《厥阴》 《温疟》 《湿毒》 《湿气》 《发热》 《风温》 《阴脉》 《关节疼痛》 《湿痹》 《脉阴阳俱浮》 《自汗》 《身重》 《小便不利》 《发黄》 《惊痫》 《烦躁》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伤寒] 脉歌 下一篇[卷二] 预防中风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