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世保元-第151页-[卷五\诸虫] 九虫形状_中药方集
 
寿世保元 - 第151页
[卷五\诸虫] 九虫形状
】 【繁体
一曰伏虫。长四寸。为群虫之长。二曰蛔虫。又曰长虫。动则吐清水。出则心痛。贯心则杀人。三曰白虫。长一寸。又曰寸白虫。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寸。或因脏腑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死。四曰肉虫。状如烂渣。令人烦满。五曰肺虫。状如蚕。令人咳而声嘶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令人呕逆吐。喜哕。七曰弱虫。状如瓜瓣。又名膈虫。令人多唾
八曰赤虫。状如生肉。令人肠鸣。九曰蛲虫。形至微细。状如菜虫。居洞肠之间。因脏腑虚弱而致发动。则为痔为疥癣。因人疮处。以生诸痈疽癣疮疥龋虫。无所不为。
谷道虫者。由胃弱阳虚。而蛲虫下乘也。谷道肛门。大肠之候。蛲虫者。九虫内之一虫也。
在于肠间。若脏腑气爽。则不妄动。胃弱阳虚。则蛲虫乘之。轻者或痒。或虫从谷道中溢出重者侵蚀肛门疮烂。
一论诸般痞积。面色痿黄。肌体羸瘦。四肢无力。皆缘内有虫积。或好食生米。或好食壁泥。或食茶炭咸辣等物者。是虫积。只此一服除根。

指迷七气汤
青皮(去穣)陈皮三棱(醋炒)香附益智仁藿香官桂桔梗大黄槟榔甘草上锉。水煎。露一宿。五更。空心。温服。不得些少饮食。不然则药力减。而虫积不行矣。
服药顷。肚腹必痛。当下如鱼冻。或长虫。或血鳖。至日午。虫积下尽。方用温粥止之。后服退黄丸一料。全愈。

退黄丸
胃散(六两)绿矾(一两)上用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十丸。枣汤送下。忌食生冷发热湿面等物。

万应丸
诸虫
大黄(八两)黑牵牛(四两)槟榔(四两)上为细末。用楝根皮一斤。皂角不蛀者十锭。用水二大碗。煎成膏。搜和前三味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外用沉香、木香、雷丸各一两。为细末。先用沉香为衣。然后木香、雷丸为衣。
每服三丸。四更时分。用沙糖水送下。
一论蛔虫。或心如刺。口吐清水。用生艾取汁。宿勿食。但取肥猪脯一方寸片。先吃。
令虫闻香。后饮汁。当下虫。
一论小儿诸疳生虫。不时啼哭。呕吐清水。肚腹胀痛。唇口紫黑。肠口湿。宜服
化丸
青黛芦荟胡黄连芜荑仁虾蟆(烧灰)川芎白芷(各等分)上为细末。猪胆汁浸蒸糕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后卧时。杏仁汤送下。
一治下部生虫蚀。肚烂见五脏。便死。艾叶入雄黄末。入管中。熏下部。令烟入。即愈。
一治下部虫痒。大枣蒸取膏。以水银和捻。长三寸。以绵裹宿纳下部中。明日虫皆出。
又治痔漏。
一治虫已蚀下部。肛尽肠穿者。取长股虾蟆。青背者一只。鸡骨一分。烧灰。合纳下部令深。大效。
一论妇人阴中生疮。如虫咬痛。用桃叶捣烂。绵裹纳阴户中。一日换三次。即安。
一论妇人阴蚀疮。阴户中有细虫。其痒不可当。食人脏腑即死。令人发寒热。与劳症相似。
用猪肝切大片。以花椒葱拌猪油煎干。待冷。纳阴户中。少顷取出。再换一片。其虫入肝尽出。再用后方洗之。

洗拓散
五倍子花椒蛇床子苦参白矾葱(各等分)上水煎。熏洗。神效。
Tags:《寸白虫》 《脏腑》 《多唾》 《肠鸣》 《大肠》 《虫积》 《七气汤》 《温服》 《退黄丸》 《平胃散》 《发热》 《诸虫》 《成膏》 《雷丸》 《呕吐》 《等分》 《杏仁汤》 《五脏》 《寒热》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 头痛 下一篇[卷五] 诸虫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