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指掌-第页-[卷六] 肠风脏毒证十三_中药方集

TOP

 
明医指掌
[卷六] 肠风脏毒证十三
】 【繁体
【歌】肠风脏毒从何别?肠胃停寒与蓄热。血浊色黯脏毒因,蕴毒于中几荚。肠风血色清且鲜,外邪随感而随泄。
【论】人之肠胃不虚,则邪气无由而入。或坐卧风湿,醉饱房劳,生冷停寒,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于大肠之经,此肠风、脏毒之所由作也。故挟热下血暴发者,则血色清鲜,腹中有痛;若挟寒而下血兼积久者,则血色凝浊而色黯,腹内微痛。故暴病则为肠风,盖肠风者,邪从外入,随感而随见是也;积久始发,浊者为脏毒,盖脏毒者,久积其毒而始发是也。有先血后便者,其血来也近;先便后血者,其血来也远。俗谓粪前、粪后,非也。若脏毒证积热日久,忽郁于寒,实非寒也,不可以标寒而用热剂也。

肠风
丹溪云∶肠风独在胃、大肠出。若兼风者,苍术、秦艽、香附之类。便血久远伤血致虚,并麻风、癣疮见于面者,椿皮丸。又方肠风下血,香附一两、枳壳七钱、芎、归各五钱、槐角、甘草各二钱,姜、枣煎服。
椿皮丸治肠风致虚。
龟板(二两,酥炙)升麻(五钱)香附(五钱)白芍药(两半)侧柏叶(一两)椿根白皮(七钱半)末之,粥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以四物汤加白术、黄连、甘草、陈皮作末调汤送下。

脏毒
寒食积毒于肠,日久始发,曰脏毒。积热者,三黄丸。协湿,地榆丸。协寒,败毒散。次以芎归汤随其寒热而调之。热加茯苓、槐花;寒加木香、茯苓。(方见头痛。)收功,四物汤加参、、槐角。
三黄丸治积热便血。
苍术(一两半)陈皮(一两半)黄连(七钱半)连翘(半两)末之,生地捣烂糊丸,桐子大,白汤下。
地榆丸治脏毒挟湿者。
白术(半两)黄柏(炒,二钱)生地黄(二钱)白芍药(二钱)地榆(二钱)黄芩(炒,二钱)香附(二钱)共末,蒸饼为丸。
败毒散治协寒便血。
羌活(一钱,去芦)独活(一钱,去芦)柴胡(一钱,去毛)前胡(一钱,去芦)枳壳(炒,八分)茯苓(八分,去皮)川芎(七分)甘草(五分,炙)桔梗(八分,去芦)姜三片,水二钟,煎一钟服。
Tags:《邪气》 《风湿》 《房劳》 《大肠》 《热剂》 《便血》 《椿皮丸》 《三黄丸》 《地榆丸》 《败毒散》 《寒热》 《头痛》 《白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 脱肛证十四 下一篇[卷六] 疠风证十二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