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杂着-第60页-[卷之五] 潮热_中药方集
 
明医杂着 - 第60页
[卷之五] 潮热
】 【繁体
小儿潮热,或壮热不退,多是变蒸五脏相胜。不必用药;又多是饮食停积郁热,由中发外,见于肌表。只理其中,清阳明之热而表热自除。不可认作外感,轻易发汗,用小柴胡轻利等药重伤其内。又潮热不退,恐是出痘,亦当审察,勿便用药。
愚按前症若因饮食停积,或腹痛、吐泻,或肚腹膨胀,宜用保和丸以消导健脾;若饮食既消,或腹痛不食,或肚腹膨胀,宜用四君子以保养胃气;若因误行汗下,损伤元气,宜用参、、归、术、陈皮、甘草以补中气。大凡伤食,脾胃必损,宜固胃气,庶无变症。若寅、卯、辰时热者,属肝经也;巳、午、未时热者,属心经也;申、酉、戌时热者,属肺经也;亥、子、丑时热者,属肾经也。当详其虚实而治之。
凡属虚热实热,投以攻补之剂,其病既不增减,乃是病根深固,而药力未能及耳!须宜多服,功力既至,诸病悉退,切不可改为别治。设或药不对症,祸在反掌,慎之!李阁老子,患潮热,饮食如故,自申、酉时甚,至子、丑时方止,遍身似疥,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热渴饮冷。余以为脾胃实热,传于肺与大肠。先用清凉饮四剂,结热始退;又用四物汤加柴胡、黄连数剂,其疮渐愈。彼欲速效,另用槐角丸之类,诸症益甚,遂求于施院长,亦用四物汤加柴胡、黄连,加桃仁、赤芍药,至百剂而愈。(施院长名鉴字银台弟。)
Tags:《潮热》 《壮热》 《变蒸》 《五脏》 《阳明》 《表热》 《外感》 《保和丸》 《健脾》 《胃气》 《中气》 《伤食》 《虚实》 《虚热》 《实热》 《时方》 《大便秘结》 《胃实》 《大肠》 《槐角丸》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五] 大小便白 下一篇[卷之五] 变蒸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