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第26页-[卷一] 火六_中药方集

TOP

 
丹溪心法 - 第26页
[卷一] 火六
】 【繁体
火,阴虚火动难治。火郁当发,看何经,轻者可降,重者则从其性而升之。实火可泻,黄连解毒之类;虚火可补,小便降火极速。凡气有余便是火,不足者是气虚。火急甚重者,必缓之以生甘草,兼泻兼缓,参术亦可。人壮气实火盛颠狂者,可用正治,或硝黄冰水之类;人虚火盛狂者,以生姜汤与之,若投冰水正治,立死。有补阴即火自降,炒黄柏、生地黄之类。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凉药,必兼温散。
可发有二,风寒外来者可发,郁者可发。气从左边起者,乃肝火也;气从脐下起者,乃阴火也;气从脚起入腹如火者,乃虚之极也。盖火起于九泉之下,多死。(一法)用附子末,津调,塞涌泉穴,以四物汤加降火药服之,妙。阴虚证本难治,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降火补阴,龟板补阴,乃阴中之至阴也。四物加白马胫骨,降阴中火,可代黄连、黄芩、黄连、黄芩、栀子、大黄、黄柏降火,非阴中之火不可用。生甘草缓火邪;木通下行,泻小肠火;人中泻肝火,须风露中二三年者;人中黄大凉,治疫病须多年者佳。
中气不足者,味用甘寒,山栀子仁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人所不知,亦治痞块中火邪。

入方

左金丸
治肝火。一名回令丸。
黄连(六两,一本作芩)吴茱萸(一两或半两)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五十丸。
〔附录〕诸热瞀,暴喑冒昧,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肿疼酸,气逆冲上,禁栗如丧神守,嚏呕疮疡喉痹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暴疡,暴死,五志七情过极,皆属火也。火者有,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质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动而见,故谓之相。肾肝之阴,悉其相火。东垣曰∶相火,元气之贼火,与元气不相两立,一胜则一负。然则如之何则可使之无胜负乎?周子曰∶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万事出,有知之后,五者之性,为物所感,不能不动。谓之动者,即《内经》五火也。
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君火之气,经以暑与热言之。相火之气,经以火言之,盖表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周子又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朱子亦曰∶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此善处乎火者。人心听命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静,彼五火将寂然不作。而相火者惟有俾补造化,而为生生不息之运用尔,何贼之有?
附方

东垣泻阴火升阳汤
治肌热烦热,面赤食少,喘咳痰盛。
羌活甘草(炙)黄苍术(各一两)升麻(八钱)柴胡(两半)人参黄芩(各七钱)黄连(酒炒,半两)石膏(半两,秋深不用)上咀。每服一两或半两,水煎。此药发脾胃火邪,又心胆肝肺膀胱药也,泻阴火,升发阳气,荣养气血者也。

升阳散火汤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升麻葛根独活羌活(各半两)防风(二钱半)柴胡(八钱)甘草(炙,三钱)人参白芍(各半两)甘草(生,二钱)上咀。每服半两或一两,水煎,稍热服

地骨皮散
治浑身壮热,脉长而滑,阳毒火炽发渴。
地骨皮茯苓(各半两)柴胡黄芩生地黄知母(各一两)石膏(二两)羌活麻黄(各七钱半,有汗并去之)上咀。每服一两,入姜煎。

黄连解毒汤
见暑类。
Tags:《阴虚》 《实火》 《虚火》 《气有余便是火》 《气虚》 《正治》 《风寒》 《肝火》 《阴火》 《虚证》 《火邪》 《小肠》 《人中》 《泻肝》 《中气》 《性能》 《痞块》 《左金丸》 《白汤》 《气逆》 《如丧神守》 《疮疡》 《喉痹》 《耳鸣》 《暴注》 《五志》 《七情》 《君火》 《相火》 《阴绝》 《烦热》 《咳痰》 《散火汤》 《发热》 《筋痹》 《血虚》 《胃虚》 《热服》 《地骨皮散》 《壮热》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 斑疹七 下一篇[卷一] 瘟疫五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