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第页-[卷三] 淋四十三_中药方集

TOP

 
丹溪心法
[卷三] 淋四十三
】 【繁体
淋有五,皆属乎热。解热利小便,山栀子之类,山栀子去皮一合,白汤送下。淋者,小便淋沥,欲去不去,不去又来,皆属于热也。
入方∶治老人气虚而淋者。
人参白术木通山栀
地髓汤
治死血作淋,痛不可忍,此证亦能损胃不食。
杜牛膝(一合)上以水五钟煎,耗其四而留其一,去滓,入麝香少许。空心服之。又只单以酒煎,亦可,又名苦杖散。老人虚寒者,八味丸六味地黄丸为要药。

又方
治气虚而淋者。
八物汤加黄、虎杖、甘草煎汤服,诸药中可加牛膝。
〔附录〕诸淋所发,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里急,膏血砂石,从小便道出焉。于是有欲出不出淋沥不断之状,甚者塞其间,则令人闷绝矣。大凡小肠有气则小便胀,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热则小便痛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败精结者为沙,精结散者为膏,金石结者为石,小便涩常有余沥者为气,揣木揆原,各从其类也。执剂之法,并用流行滞气,疏利小便,清解邪热。其调平心火,又三者之纲领焉。心清则小便自利,心平则血不妄行。最不可用补气之药,气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涩,热得补而愈盛。水窦不行,加之谷道闭遏,未见其有能生者也。
虽然,肾气虚弱,囊中受寒,亦有挟冷而小便淋涩,其状先寒战而后溲便。盖冷气与正气交争,冷气盛则寒战而成淋,正气盛则寒战解而得便溺也。又有胞系转戾之不通者,是不可不尿入房使水气上逆,气迫于胞,故屈戾而不得舒张也。胞落则殂。
淋闭,古方为癃。癃者,罢也。不通为癃,不约为遗,小便滴沥涩痛者谓之淋,小便急满不通者谓之闭,宜五苓散灯心汤调服。若脐下胀满,更加琥珀末一钱,甚效。
有淋病下诸通利药不能通者,或用木香流气饮,或别用通气香剂才愈者,此乃气淋,出于冷热淋之外。血淋一证,须看血色分冷热。色鲜者,心小肠实热;色瘀者,肾膀胱虚冷。若的是冷淋及下元虚冷,血色瘀者,并宜汉椒根锉碎,不以多少,白水煎,后冷服。若热极成淋,服药不效者,宜减桂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灯心、瞿麦各少许,蜜水调下。

附方

二神散
治诸淋急痛。
海金砂(七钱半)滑石(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半,多用灯心、木通、麦门冬煎,入蜜少许,调下。

五淋
治诸淋。
赤茯苓赤芍山栀仁生甘草(七钱半)当归加黄芩(五钱)每服五钱,水煎,空心服。

车前子散
治诸淋,小便痛不可忍。
车前子(不炒,半两)淡竹叶荆芥穗(能通窍)赤茯苓灯心(各二钱半)上作二服,水煎。

又方
治小肠有热,血淋急痛。
车前草洗净,臼内捣细,每服准一盏许,井水调,摅清汁,食前服。若沙淋,则以寒水石为末,水调服。

茯苓调血汤
治酒面过度,房劳后,小便下血。
赤茯苓(一两)赤芍川芎半夏曲(各五钱)前胡柴胡青皮枳壳北梗桑皮白茅根灯心甘草(炙,各二钱半)每服三钱,姜三片,蜜一匙,水煎服。

石淋
黑豆(一百二十粒)生粉草(一寸)上以水煎乘热入滑石末一钱,空心服。

木香汤
治冷气凝滞,小便淋涩作痛,身体冷。
木香木通槟榔大茴香(炒)当归赤芍青皮泽泻橘皮甘草上每服三钱,姜三片,入桂少许,煎服。

又方
治小便淋痛,下沙石,或赤涩。
萱草根上用一握,捣取汁服;或嫩苗煮食之,亦可。

又方
治卒淋痛。
益元散(二钱)茴香(一钱,微炒黄)上为末。水煎服。

又方
治淋,茎中痛,其肝经气滞有热。
甘草梢子(一味)。
上用水煎,空心服。

又方
治苦病淋而茎中痛不可忍者。
君子汤,或四君子汤,加黄柏、知母、滑石、石苇、琥珀煎服。方见脾胃类。
《博济方》治五淋。
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空心服。

又方
治热淋、血淋效。
赤小豆(不以多少,炒熟)上为末。每服二钱,煨葱一根,温酒调服。

通秘散
治血淋,痛不可忍。
陈皮香附赤茯苓(等分)上锉散。每服二钱,水煎,空心服。

白薇散
治血淋、热淋。
白薇赤芍(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立效。或加槟榔。

发灰散
治血淋,若单小便出血,为茎衄,皆主之。
乱发不以多少烧灰,入麝香少许,每服用米醋泡汤调下。
治淋,以葵子末等分,用米饮空心调下,最治妇人胞转不尿。

沉香散
治气淋,多因五内郁结,气不舒行,阴滞于阳,而致壅滞,小腹胀满,便溺不通,大便分泄,小便方利。
沉香石苇(去毛)滑石王不留行当归(各半两)葵子芍药(七钱半)甘草陈皮(二钱半)上为末。每服二钱半,煎大麦汤调下。

又方
治淋。
人参(一钱)白术(一钱半)泽泻(七分)麦门冬(半钱)赤茯苓(七分)甘草(半钱)滑石(半钱)竹叶(三十片)灯心(二十茎)上锉。作一服,水煎。

又方
海金沙七钱半滑石五钱煎木通、麦门冬、车前草汤,服二钱。

生附汤
治冷淋,小便秘涩,数起不通,窍中苦痛,憎寒凛凛,多因饮水过度,或为寒湿,心虚志耗,皆有此附子(去皮脐)滑石(各半两)瞿麦木通(七钱半)半夏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钟,生姜三片,灯心
八正散
治大人小儿心经蕴热,脏腑秘结,小便赤涩,癃闭不通,热淋血淋并宜。
车前瞿麦蓄滑石甘草山栀木通大黄(面裹煨,各等分)灯心(二十茎)上每服五钱,水煎,空心服。

清心莲子饮
治上盛下虚,心火炎上,口苦咽干,烦渴微热,小便赤涩,或欲成淋。
黄石莲肉白茯苓人参(各七钱半)黄芩甘草(炙)地骨皮麦门冬车前子(各五钱)上每服五钱,水煎。发热,加柴胡、薄荷。

又方
治诸淋。
五苓散(二钱)益元散(一钱)灯心(三十茎)上水煎,空心服。或云益元散只加车前末一钱。又或去前二件,只加阿胶末一钱。

又方
治热淋血淋。
麻根(十个)上以水四碗,煎去三留一,空心服,甚效。

又方
治淋疾。
石燕子(十个,捣如黍米大)新桑白皮(三两,锉,同拌匀)上将二物分作七帖,每用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空心午前至夜各一服。

参茯琥珀汤
治淋,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
人参(五分)茯苓(四分)琥珀(三分)川楝子(炒,一钱)生甘草(一钱)玄胡索(七分)泽泻柴胡(各三分)当归梢(三分)上作一服,长流水煎,空心服。

灸法
治小便淋涩不通。用食盐,不以多少,炒热,放温,填脐中,却以艾灸七壮,即
八味丸
见诸补损
六味地黄丸八物汤
并见补损。

五苓散
中暑

木香流气饮
见气类。
Tags:《白汤》 《小便淋沥》 《气虚》 《地髓汤》 《虚寒》 《八味丸》 《六味地黄丸》 《八物汤》 《肾虚》 《气郁》 《小肠》 《血淋》 《尿血》 《邪热》 《寒战》 《正气》 《水气》 《五苓散》 《灯心汤》 《调服》 《气淋》 《热淋》 《实热》 《二神散》 《麦门冬煎》 《五淋》 《车前子散》 《车前草》 《调血汤》 《房劳》 《半夏曲》 《石淋》 《气滞》 《君子汤》 《四君子汤》 《琥珀煎》 《赤小豆》 《等分》 《锉散》 《白薇散》 《发灰散》 《沉香散》 《大麦汤》 《车前草汤》 《憎寒》 《寒湿》 《八正散》 《脏腑》 《癃闭》 《清心》 《口苦》 《咽干》 《发热》 《琥珀汤》 《中暑》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 赤白浊四十四 下一篇[卷三] 关格四十二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