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鉴-第45页-[卷之四] 哮吼_中药方集

TOP

 
古今医鉴 - 第45页
[卷之四] 哮吼
】 【繁体


夫哮吼专主于痰,宜用吐法。亦有虚而不可吐者,此疾寒包热也。


治法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寒凉,须常带表散。



定喘汤
(诀云)诸病原来有药方,惟愁喘最难当。麻黄桑杏寻苏子,白果冬花更又良,甘草黄芩同半夏,水煎百沸不须姜,病患遇此灵丹药,一服从教四体康。
麻黄(去节,八分)桑白皮(一钱)杏仁(十四粒,泡)苏子(炒,一钱,研)白果(七个)款冬花(一钱)甘草(八分)黄芩(微炒,一钱)半夏(姜制,一钱)上锉一剂,水煎,食后热服

五虎二陈汤
(云林制)〔批〕(按此方发表之剂)治哮吼喘急痰盛。
麻黄(去节,一钱)杏仁(十四粒,泡)石膏(过,一钱)橘皮(一钱)半夏(姜制,一钱)茯苓(去皮,八分)甘草(八分)人参(八分)木香(七分)沉香(七分)细茶(一钱)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葱白三茎,蜜三匙,水煎服。

导痰小胃丹
(方见痰门)治哮吼,不问新久。
Tags:《定喘汤》 《灵丹》 《热服》 《二陈汤》 《喘急》 《导痰小胃丹》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四] 喘急 下一篇[卷之四] 咳嗽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