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鉴-第170页-[卷之十四\痘疹] 贯脓三朝证治类_中药方集

TOP

 
古今医鉴 - 第170页
[卷之十四\痘疹] 贯脓三朝证治类
】 【繁体
凡痘七八九日,渐贯脓,脓水之盈虚,视血气之盛衰也,故须调和脾胃,滋补血气,令易脓,易靥。
夫出痘历七日当贯脓,八日九日肥满光泽,苍蜡色,如果黄熟者,不须服药,贯脓三日,有他证,照后论治。
七日前后,见五陷者,气不足也,血不足不能收血,而毒不能成浆,盖气不盛毒故也,以保元汤加川芎、官桂、糯米温胃助气。
七日前后,倒陷者,气血衰也,以保元汤加白术、茯苓、肉豆蔻。渴,以参苓白术散主之。
七日前后,见寒战者,表虚也;切牙者,内虚也。七日后,见寒战者,气虚也;切牙者,血虚也。气虚以保元汤加桂以温阳;血虚加川芎、当归以益阴分。
凡痘疮七八日不贯脓,灰白陷顶,寒战切牙,腹胀口渴。渴非因热,津液少也。内托散倍加丁、桂、参、。腹痛加丁香、干姜;泻,以木香散下豆蔻丸
凡痘当贯脓之时,虽若起胀,而中空干燥并无脓血者,死。若略有清水,或根窠起胀,血红而活,犹有生意者,内托散倍加参、、归,又将人乳、好酒各半盏,和入温服,此贯脓之巧法也。
凡贯脓肥满,庶易结靥,若痘虽胀满,光泽可观,然摸过软而皮皱者,虽有脓,不甚满足,后必不能收靥,或痘皆贯脓,中间几颗不贯者,终变虚寒痒塌之证,宜内托散倍加补血气排脓之药。
凡痘陷无脓,虽因服内托药而暂起,不久又陷者,贯脓不满故也,宜内托散倍参、、归、人乳、好酒之类。盖贯脓既满,必无陷伏之患矣。
凡因虚发痒,遍身抓破,脓血淋漓,不能坐卧者,宜内托散去桂,倍白芷止痒,当归和血,木香调气,气行血运,其痒自止,外用败草散敷之,庶免破处感风变证,以致上痰咳嗽声哑。若变遍身抓破,并无脓血清水,皮白干如豆壳者,死。
凡秽气冲触,发痒抓破者,宜内托散照前加减,外用祛秽散焚熏。如黑陷不起,煎内托散调下无价散服之。
此当八九日贯脓之时,最不宜寒药解毒,以伤脾胃,凝气血不能贯脓,尤忌食鱼以助痰气。
Tags:《保元汤》 《参苓白术散》 《寒战》 《表虚》 《气虚》 《血虚》 《津液》 《内托散》 《豆蔻丸》 《温服》 《虚寒》 《血淋》 《调气》 《败草散》 《变证》 《咳嗽》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十四\痘疹] 贯脓三朝决生死例 下一篇[卷之十四\痘疹] 起胀三朝方药例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