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第418页-[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 恶寒_中药方集

TOP

 
医学纲目 - 第418页
[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 恶寒
】 【繁体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发热恶寒,脉浮属太阳。(方论甚众,并见发热门太阳病条。)恶寒脉微而复利者,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王叔和原入霍乱门。)
四逆加人参汤
人参干姜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枝,去皮,煨)上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日三。
阴病,恶寒身倦而利,若利止手足温者可治,利不止手足逆冷者不可治。(方论见下利。)少阴病,恶寒身倦,时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四逆无脉,不烦而躁者,死。(方论见但欲寐。)恶寒手足逆冷,若兼大汗拘急下利,四逆汤。(方论见下利。)若兼头汗心下满,脉沉细,大便硬者,小柴胡汤。(方论见厥。)若夏月中暑,脉虚而渴,背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方论见中暑。)若口中和,但欲寐者,灸之,宜附子汤。发汗后恶寒者,虚也。(论见发热。)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白术(各二两)甘草(三两)桂枝(四两)附子(一枚,炮,去皮)上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
太阳病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去皮)生姜(各两半,切)甘草(一两,炙)大枣(六枚)上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
若微恶寒者,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活人》云∶芍药味酸,脉促胸满,恐成结胸,故去芍药,单用辛甘之味发散毒瓦斯也。)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生姜(各两半)甘草(一两)大枣(六枚)附子(半个,去皮,炮)上咀,水煎温服,每服五钱。
伤寒汗下后,心下痞而恶寒者,表未解也,先用桂枝汤解表,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若痞而汗出恶寒者,表已解也,附子泻心汤主之。(方论见痞。)阳明胃家实,若汗多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未可与承气汤。(方论见潮热。)伤寒脉浮汗出,微恶寒,小便数,脚挛急者,忌服桂枝汤。(方论见厥。)
Tags:《发热》 《恶寒》 《太阳》 《阳病》 《亡血》 《人参汤》 《霍乱》 《四逆加人参汤》 《温服》 《阴病》 《少阴》 《但欲寐》 《大汗》 《拘急》 《四逆汤》 《头汗》 《心下满》 《柴胡汤》 《中暑》 《白虎加人参汤》 《口中和》 《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 《太阳病》 《芍药汤》 《结胸》 《心下痞》 《桂枝汤》 《解表》 《附子泻心汤》 《阳明》 《胃家实》 《承气汤》 《潮热》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 恶寒.. 下一篇[卷之三十·伤寒部\太阳病] 太阳..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