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岐救正论-第137页-[卷之四\治验医案上] 伤寒咽痛_中药方集
 
轩岐救正论 - 第137页
[卷之四\治验医案上] 伤寒咽痛
】 【繁体
愚按此症。每见时医不分伤寒杂病。不论虚实寒热。一概投以辛凉。枉毙多矣。故不得不详辨于后。夫咽痛病源非一也。有伤寒咽痛。有杂病咽痛之不同者。属伤寒者。有太阳。有阳明。有阳毒。有阴毒。有少阴之为不同者。即少阴一经。有客热。有客寒。有寒热相搏之又不同者。又有三阴直中阴寒而成咽痛者。又有太阴肺经初感风邪。便成咽痛者。以上皆伤寒外感之咽痛也属杂病有风痰上壅者。有郁火上升者。有胃经积热者。有饮食中毒者。有肾虚阴火上炎者。有虚劳咳嗽咯血者。有痰蛾胀火蛾冷蛾之别者。则又有不同也以上皆杂病之咽痛也其伤寒属太阳者当一二日见则治以升麻六物汤辛凉之剂属阳明阳毒者当二三日见此为热毒上攻。则治以六物汤。或凉膈饮诸辛寒之剂其属少阴客热此为传经当四五日见则当治以甘草汤或苦酒汤猪肤汤诸平缓微凉之剂少阴寒热相搏者此亦为传经咽痛则当治以桔梗汤和缓之剂至少阴客寒一症此本肾寒伏藏于经络隐曲之间初治未及温经散寒。及至病久。或经旬日。或越旬余。以致寒极上冲而成咽痛。治以半夏汤。用半夏桂枝甘草辛热之剂。若其兼症吐利。手足厥逆。则进用四逆汤大热之剂。属三阴直中与阴毒则用姜附汤。肺经冒风。则用金沸草汤以上俱当察其兼症而施治者也其属杂病风痰上壅者则治以二陈汤。或星香散加甘桔汤郁火上升者则治以加味逍遥散加桔梗牛蒡子胃经积热者则治以三黄汤或泻黄散饮食中毒者则治以苦寒消毒之剂肾虚阴火上炎咽亦痛则当治以八味丸。内有桂附纳气归源其虚劳咳嗽咯血咽痛声哑者亦须治以壮水之剂以上总应察其兼症。与脉之虚实而施治者也。奈何一概混治致人枉死。谁之咎乎。
癸未孟冬庠友郑能仁患风痰上壅咽痛。初治数剂增剧。余察其六脉浮弦无力。以补中益气汤
加胆星肉桂两剂顿愈。痰壅如失。及闻数日前能仁一胞侄年十余岁病少阴咽痛。经旬日每飧尚能啜粥碗许。动止如常。一句医投辛凉之剂。饮下半晌。即转厥逆烦躁至三更而殁。如此投剂少瘥。生死反掌。可不谨欤。
又仲冬府庠王介人之内患少阴客寒咽痛。项背腰膝疼痛不堪。手足逆冷。大便滑利。六脉弦强。复少胃气。余断以越三日当殁。辞不治。及察病因初起冒寒。一女科为其体虚素郁。投四物汤加减。是助寒闭邪不得发越矣。过数日寒极上冲。喉咽痹痛。复延一医误以为火。而用玄参甘桔之属。益增烦躁。至十五日延余诊视备察脉症病期久近乃属少阴寒痛余谓脉症已败。法应不起。彼不信再更治。有名医某又以为郁火上升。坚投凉剂。至十八日而殁。
甲申季春均铺王门少妇患肝经郁火上升咽痛。累治不瘥。余投以逍遥散。加牛蒡桔梗黄芩香附两剂如失。
又季秋都阃连擎天之内患肺经风热咽痛。脉浮洪有力。余以金沸草汤加牛蒡倍甘草一剂而愈甲申季夏邻妇王氏喜啖辛辣。病胃热咽痛脉洪滑征数。余投以甘桔汤。加芩连栝蒌玄参两剂即愈。若如此三妇病恙脉实症实。投以寒剂。效若桴鼓。即使庸手治之。亦不过如摧朽耳。
果何难。第所难者于虚实寒热疑似真假之间。直中病情。易危为安斯得之矣。
甲申孟秋建宁太学魏与参久客三山。萦恋花柳。病阴火咽痛。前治误为实火。历投凉剂。益增烦痛。察其六脉洪数无力。余曰肾虚已极。火不归源而浮于上也。以六味料加肉桂麦冬人参少佐附子两剂即愈。彼以为奇。
Tags:《杂病》 《虚实》 《寒热》 《太阳》 《阳明》 《少阴》 《三阴》 《直中》 《太阴》 《外感》 《郁火》 《中毒》 《肾虚》 《阴火》 《虚劳》 《咳嗽》 《咯血》 《升麻六物汤》 《传经》 《苦酒汤》 《桔梗汤》 《经络》 《四逆汤》 《二陈汤》 《逍遥散》 《泻黄散》 《八味丸》 《补中益气汤》 《烦躁》 《胃气》 《风热》 《胃热》 《寒剂》 《实寒》 《实火》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四\治验医案上] 产后肝虚中风 下一篇[卷之四\治验医案上] 伤寒吐蛔发呃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