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茴香四神散 治诸疝痛。 小茴香南木香穿山甲(炮)全蝎(微炒。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半两,酒水各半盏煎服。 (丹溪) 山楂橘核丸 治诸疝痛。 山楂(四两)橘核(炒)茴香(炒)山栀(炒。各二两)柴胡牡丹皮桃仁(炒)大茴香(炒。各一两)吴茱萸(泡,半两)上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空心盐汤下十丸。 (丹溪) 肾气丸 治前证。 小茴香(炒)破故纸(炒)吴茱萸(盐炒。各半两)葫芦巴(七钱半)木香(三钱半)上为末,萝卜汁丸,梧桐子大,盐汤下五十丸。 (丹溪) 五叶汤 治疝气肿痛极效。 枇杷叶野苏叶椒叶苍耳叶葡萄叶上以水煎熏洗。 (丹溪) 积疝丸 治诸疝。 山楂(炒,一两)茴香(炒,半两)牡丹皮柴胡(各三钱)上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盐汤下。 (丹溪) 苍术附子汤 治疝作痛。 苍术(盐水炒)香附子(盐水炒)黄柏(酒炒各一钱)青皮玄胡索益智桃仁(各七分)茴香(炒)附子(盐炒)甘草(各五分)上为末,作汤,服后一痛过更不再作。 (《局方》) 香壳散 治小肠疝,腹痛,筋急阴股中痛,昏闷不省人事。 舶上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不拘时并进二三服效。 (《宝鉴》) 楝实丸 治阴疝痛不可忍,及小肠气痛。 川楝子(炒)茴香(炒)山茱萸肉食茱萸(炒)吴茱萸青皮陈皮芫花(酷煮,减半)马蔺花(各等分)上末,醋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 (《宝鉴》) 天台乌药散 治小肠疝气,卒引脐腹疼痛。 乌药木香茴香(炒)青皮良姜(炒。各半两)槟榔(二个)川楝子(十个)巴豆(七十粒)上先以巴豆微打破,用川楝子麸炒黑,去麸及巴豆不用,其余药同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下,甚者姜酒下。 (《宝鉴》) 川楝散 治诸疝气、小肠气。 川楝子(一两。用巴豆十五粒打破同炒黄去巴豆)南木香小茴香(盐炒。各一两)上为末,空心酒下二钱。 (《集成》) 荟陈紫苏饮 治小肠气,肾核作痛。 苍术陈皮紫苏叶川楝子(各二钱)葱白(五根)甘草(五分)上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空心温服。 (《局方》) 聚香饮子 治七疝,心腹及腰胁背胀疼痛皆效。 (《局方》) 蟠葱散 治男子脾胃虚弱,气滞不行,攻刺心腹连腰背胁痛,膀胱小腹诸疝气,及妇人血气刺痛。(二方并见气门。)(《局方》) 五积散 加盐炒吴茱萸、小茴香各一钱,姜五片、葱白五寸煎,空心热服,治一切肠疝气痛不可忍。(方见寒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