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第页-[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痢疾门_中药方集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痢疾门
】 【繁体

香连丸
治小儿冷热腹痛,痢下水谷。
木香诃子肉(各一两)黄连(吴茱萸炒赤色,四两)上为末,饭丸绿豆大。米饮下十丸至三十丸,顿服之。

地榆散
治小儿赤痢因大肠停积热毒得之,或点滴鲜红。
地榆诃子肉甘草(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米汤调下。一方加黄连、枳壳、芍药。

胃风汤
治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及肠胃湿毒下痢如豆汁,瘀血日夜无度。
人参白术白茯苓川芎当归芍药桂(少许)上为粗未,每服三钱,入粟米数粒同煎,食前服。

百一选方
治小儿噤口痢
石莲肉去壳留心,研为末。每服五分,陈米饮调下。此是毒瓦斯上冲心腹,借此以通心气,便觉思食。

香脯
治小儿刮肠下痢,噤口不食,闭口合眼至重者。
精猪肉(一两,批薄片)腻粉上将猪肉于炭火上慢炙,旋铺腻粉匀成脯。每以少许与吃,如未知吃,且放鼻边,自然要吃。此方治胃口有毒,食之神效。

小连丸
治小儿赤白痢,脾胃虚弱,糟粕不聚,腹胀不食,时作阵痛,烦渴身热。
黄连(三两)干姜(炮一钱)当归阿胶(炒。各两半)上为末,阿胶膏丸,小豆大。三岁三十丸,食前米汤化服。

养脏汤
治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如脓血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绞痛,脱肛坠下,并治之。(方见大人痢门。)
参香散
治婴儿脏腑气虚怯,冷热不调,积在脏腑,作成痢疾。或下鲜血,或如豆汁、鱼脑、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杂,或成五色,里急后重,日夜频并,脐腹绞痛,甚不可忍,及噤口、疳蛊、时瘟诸痢,无问新久。
人参白扁豆(炒去皮)木香(各四钱)肉豆蔻(制)茯苓(八钱)陈皮(去白)罂粟壳(去筋蒂,炙。各二两四钱)上为极细末,用米饮调化,食前服。

豆蔻香连丸
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之气客于肠间,下赤白痢,肠内疼痛,日夜频并,不饮乳食。
黄连(炒,七钱半)肉豆蔻(二枚,面包煨)丁香(二钱半)木香诃子(炮。各半两)上未,粟米糊丸,黍米大。三岁服十丸,米饮下。

乌梅散
治下痢后津液减少,脏腑虚燥,烦渴引饮,及治诸病后烦渴引饮无度。
乌梅肉(半两,微炒)茯苓木瓜(各一两)上为粗未,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一片同煎。

桃花丸
治下痢赤白多,并泄泻青水。
赤石脂干姜(各等分)上未,糊丸,如麻子大。空心服二、三十丸,米饮下。

茅花汤
吐血下血,鼻衄不止,兼治血痢、黑痢。
上用茅花一大把,水三盏,煎一盏,分二服。无花,以根代之。

宽肠枳壳散
顺气止痢。
甘草(六钱,炙)枳壳(二两四钱,炒)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沸汤调下。

黄连解毒汤、生姜汤、黄芩汤、调中汤
(以上四方俱治痢)
Tags:《香连丸》 《顿服》 《地榆散》 《大肠》 《等分》 《泄泻》 《注下》 《湿毒》 《噤口痢》 《心气》 《白痢》 《胃虚》 《阿胶膏》 《养脏汤》 《里急后重》 《脱肛》 《脏腑》 《气虚》 《痢疾》 《五色》 《豆蔻香连丸》 《津液》 《桃花丸》 《吐血》 《鼻衄》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腹.. 下一篇[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痢..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