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第页-[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疟疾门(第十四)_中药方集
 
古今医统大全
[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疟疾门(第十四)
】 【繁体

清脾饮
瘅疟,肺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不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饮水,小便黄赤,大便不利。
青皮(炒)浓朴(炒)白术草果(煨)柴胡茯苓半夏(泡)黄芩甘草(各等分)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姜三片煎,食前服。

四兽饮
五脏气虚,喜怒不节,劳逸兼并,致阴阳相胜,结聚痰饮,与卫气相搏,发为疟疾,兼治瘅疟,最有神效。
半夏(泡)茯苓人参白术草果(炮)陈皮(各半两)甘草(二钱半)上咀,每服三钱,乌梅、姜、枣各一枚煎服。

养胃汤
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温中快膈,能辟山岚瘴气,寒疟,脾胃虚寒,呕逆恶心,并宜服之。
浓朴(炒)苍术半夏(泡)藿香(洗)草果(炮)茯苓人参(各半两)甘草(二钱半)陈皮(七钱半)上咀,每服三钱,枣一枚,乌梅一个煎,热服

白虎加桂枝汤
治小儿疟病。
石膏知母甘草桂枝上水一盏,粳米一撮煎服。

草果饮
治疟寒多热少,或遍身浮肿
浓朴(炒)青皮(炒)草果(炮)藿香(洗)半夏(泡)甘草丁皮神曲(炒)良姜(炒。各等分)上未,每服三钱,姜,枣煎。

大腹皮汤
治小儿疟疾用药太早退热,变作浮肿,外肾肿大,饮食积于脾胃宜服。
枳壳苍术(各二两)甘草(二钱)大腹皮槟榔三棱(炮)莪术(各一钱)上咀,每服三钱,姜皮、萝卜子、椒目同煎服。

参苓汤
治小儿疟后面赤黄,泄泻不止,乳食不消。此乃胃气虚弱,故脾虚则泄,胃虚则吐,宜服之。
丁香诃子(炮,二钱)青皮陈皮白术茯苓人参肉豆蔻(煨。各三钱)甘草(炙,二钱)上未,每服二钱,陈米一勺、姜一片同煎。

麻黄根汤
治小儿疟疾盗汗寒热进退。
麻黄根知母槟榔三棱(炮)莪术(炮。各一钱半)半夏(三钱)白芷贝母(五分)常山甘草(各一钱)上咀,每服三钱,姜二片、小麦十五粒煎。

常山饮
治一切疟疾。
知母贝母半夏(泡)甘草茯苓常山人参草果(煨)浓朴(制。各等分)上咀,每服二钱,水半盏,姜、枣煎,空心服。

鬼哭散
止疟疾入不愈者。
常山大腹皮白茯苓鳖甲甘草上咀,每服二钱,用桃、柳枝各七寸同煎,临发时服,略吐出涎不妨,只用常山、甘草、茯苓煎服亦效。
Tags:《瘅疟》 《但热不寒》 《口苦》 《舌干》 《心烦》 《小便黄赤》 《等分》 《四兽饮》 《五脏》 《气虚》 《痰饮》 《卫气》 《疟疾》 《养胃汤》 《外感》 《风寒》 《内伤》 《寒疟》 《虚寒》 《恶心》 《热服》 《白虎加桂枝汤》 《草果饮》 《浮肿》 《大腹皮汤》 《泄泻》 《胃气》 《胃虚》 《盗汗》 《寒热》 《常山饮》 《鬼哭散》 《茯苓煎》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疟.. 下一篇[卷之八十九\幼幼汇集(中)] 疟..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