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旨绪余-第24页-[上卷] 二十四、痢与滞下辩_中药方集
 
医旨绪余 - 第24页
[上卷] 二十四、痢与滞下辩
】 【繁体
或有问于余曰∶刘河间云∶仲景治痢,多用承气,但与滞下混同立论,而无分别。考之诸方,亦未见其有分治者,抑河间之说不足凭欤?余曰∶前人略之也,经虽无明文,然顾名思义可知矣。书曰∶夏伤于暑,秋多疟痢。痢者,利也,通利之义,乃时症也。或从泄泻而得,或径大便脓血,盖秋令气降,腹中秽积因时下行而痢也。彼滞下者,滞,是积滞之滞,不因时令,不由泄泻,而竟里急后重,垢腻之物频并而下也,岂可同日语哉。故滞下之症,始得之,多用推陈致新,迎而夺之之法。至于治痢,有用补法者,有用涩法者,有燥湿者,有升提者,有消之者,有温之者,有分利者,有下之者∶然初时不敢遽以药下之,因时制宜,必审其胃实积固,乃敢推荡耳。余故云∶痢者,兼令气而言也∶滞下者,四时皆有之。名既别,则治法当有径庭矣。或曰唯。
古谓先水泻而后脓血者,为脾传肾,乃贼邪难愈;先脓血而后水泻者,为肾传脾,乃微邪易愈。
相传微贼之说,是亦以大概言之也,究竟其说,世亦有先后水泻脓血,而各有难易者。愚谓先水泻而后脓血,此脾先虚,而积滞继至,故难愈;先脓血而后水泻,此积滞既去,已无邪矣,故易愈。高明幸察之。
Tags:《泄泻》 《大便脓血》 《积滞》 《里急后重》 《燥湿》 《胃实》 《微邪》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上卷] 二十五、噎膈翻胃辩 下一篇[上卷] 二十三、宗气营气卫气说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