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第1050页-[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溃疡(二十七)_中药方集
 
景岳全书 - 第1050页
[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外科钤(上)] 溃疡(二十七)
】 【繁体
立斋曰∶脓熟不溃者,阳气虚也,宜补之。瘀血不腐者,宜大补阳气,更以桑木灸之。
脓清不敛者,气血俱虚,宜大补。脓后食少无睡,或发热者,虚也,宜补之。倦怠懒言,食少不睡者,虚也,宜补之。寒气袭于疮口,不能收敛或陷下不敛者,温补之。脉大无力,或涩微者,气血俱虚也,峻补之。出血或脓多,烦躁不眠者,乃亡阳也,急补之。
凡脓溃而清,或疮口不合,或聚肿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脱者,皆气血俱虚也,非补不可。
凡脓血去多,疮口虽合,尤当补益。务使气血平复,否则更患他证,必难治疗也。
又曰∶大抵脓血大泄,当大补血气为先,虽有他证,以未治之。凡痈疽大溃,发热恶寒,皆属气血虚甚。若左手脉不足者,补血药当多于补气药;右手脉不足者,补气药当多于补血药,切不可发表。
大凡痈疽,全藉血气为主,若患而不起,或溃而不腐,或不收敛,及脓少或清,皆血气之虚也,俱宜大补之,最忌攻伐之剂。亦有脓反多者,乃气血虚而不能禁止也。常见血气充实之人患疮者,必肿高色赤,易腐溃而脓且稠,又易于收敛。怯弱之人,多不起发,不腐溃,及难于收敛。若不审察而妄投攻剂,虚虚之祸不免矣。及患后,更当调养。若瘰流注之属,尤当补益也。否则更患他证,必难措治。慎之。
又曰∶溃疡若属气血俱虚,固所当补,若患肿疡而气血虚弱者,尤宜预补。否则虽溃而不敛矣。又凡大病之后,气血未复,多致再发,若不调补,必变为他证而危,或误以疮毒复发,反行攻伐,则速其不起,深可为戒也。
又曰∶若疮疡肿痛甚,烦躁脉大,则辛热之剂,不但肿疡不可用,即溃疡亦不可用也。
《太平圣惠方》云∶凡痈疽脓溃之后,脉微涩迟缓者,邪气去而真气将复也,为易愈。
若脉来沉细而直者,里虚而欲变证也。若脓血既去,则当脉静身凉,肿消痛息,如伤寒表证之得汗也。若反发热作渴,脉洪数者,此真气虚而邪气实也,死无疑矣。
Tags:《气虚》 《发热》 《烦躁》 《亡阳》 《自汗》 《恶寒》 《血虚》 《流注》 《疮疡》 《邪气》 《里虚》 《变证》 《脉静》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 下一篇[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