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书-第960页-[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痘疮(上)] 五脏证(六)_中药方集

TOP

 
景岳全书 - 第960页
[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痘疮(上)] 五脏证(六)
】 【繁体
痘疹二证,古人有云∶痘自里而出于脏,其毒深,故久热而难出为重;疹自表而出于腑,其毒浅,故暴热而易出为轻。余谓此说未必然也。盖痘疹皆出于脏腑,未有表里不相通者,但出于腑者在痘亦轻,出于脏者在疹亦重。所以凡是疹子,必发热至五六日而后出,不可言易。且疹子多属肺经,岂肺经非脏耶?一、心经痘证,心主火,儿红赤烦渴,或上窜切牙者,心脏热也。心热者,导赤散。心虚者,人参、麦门冬、生地黄、当归之类。烦渴邪盛者,葛根解毒汤。脾经痘证,多有吐泻腹痛者,诀云∶发热肚中痛,斑疮腹内攻。发多防未透,发少更防痈。可见疮疹腹痛乃为恶候,当察腹痛吐泻各条治之。肺经痘证,凡发热之时,喘息气逆,喉中涎响,此肺经恶候也。盖毒火内蒸刑肺而然,当察本条治之。肝经之痘,儿发热之初,多有惊搐等证。盖痘毒多热,热则生风,风热相搏,故发惊搐。然有当速治者,有不必治者,详见本条。
肾经痘证,初发热时,便觉腰痛。盖肾与膀胱为表里,今毒由太阳传入少阴,所以腰痛。此其毒陷阴分,最非佳兆,宜察本条治之。
一、毒归五脏,证有不同,当详辨也。毒归于心,则为斑疹,为惊悸,为壮热,为咽干,为痛,为渴,为汗,为丹瘤,为痈疡溃烂。毒归于肺,则为咳,为喘,为痒,为衄血,为疮,干燥皱揭,为肩臂痛。毒归于脾,则为吐,为泻,为肿,为胀,为腹痛,为唇疮破裂,为舌本强,为手足痛,为不食。毒归于肝,则为闷乱,为水,为目病。为卵肿,为干呕,为筋急拘挛,为吐蛔,为寒战切牙。毒归于肾,为腰痛,为黑陷,为失音,为手足逆冷,为咽干痛,为饥不欲食,为多唾。毒归于肠胃,为泄泻,为痢脓血,为腹鸣矢气,为大便不通。毒归于膀胱,为小腹满痛,为溺血,为遗溺,为小水不通,为头顶肿痛,为反张,为目上视。以上五脏之证,举其概耳,凡诸证治,俱备杂证各条之中,宜详究之。
Tags:《暴热》 《脏腑》 《表里》 《发热》 《心热》 《赤散》 《气逆》 《风热》 《腰痛》 《太阳》 《少阴》 《五脏》 《斑疹》 《壮热》 《咽干》 《臂痛》 《舌本》 《足痛》 《干呕》 《寒战》 《失音》 《多唾》 《泄泻》 《腹满》 《遗溺》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痘疮(.. 下一篇[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痘疮(..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