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杂病-第页-[第三册\诸血门] 鼻衄出血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杂病
[第三册\诸血门] 鼻衄出血
】 【繁体
三因方》云∶衄者,因伤风暑湿,流传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而致者,皆外所因。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随气上溢而致者,属内所因。饮酒过多,啖炙爆辛热,或坠堕车马伤损致者,皆非内非外因也。鼻通于脑,血上溢于脑,所以从鼻而出。宜茅花汤调止衄散,时进折二泔,仍令其以麻油滴入鼻,或以莱菔汁滴入亦可。茅花、白芍药对半尤稳。糯米炒微黄为末,新水下二钱。乱发烧灰存性,细研,水服方寸匕,并吹鼻中。萱草根捣汁,每一盏入生姜汁半盏相和,时时细呷。竹蛀屑,水饮调。百药煎,半烧半生,水酒调服。白芨末,新汲水调下神效。治鼻衄久不止,或素有热而暴作者,诸药不效,神法以大白纸一张,作十数揲,于冷水内浸湿,置顶中,以热熨斗熨之,至一重或二重纸干立止。又方,用线扎中指中节,如左鼻孔出血扎左指,右鼻孔出血扎右指,两鼻孔齐出,则左右俱扎之。血衄不愈,以三棱针于气街穴出血,更用五味子十粒,麦门冬、当归、黄、生地、人参各一钱,水煎,空心热服。六脉细弦而涩,按之空虚,其色必白而夭不泽者,脱血也。此大寒证,以辛温补血养血,以甘温、甘热滑润之剂佐之即愈,理中汤小建中汤。六脉俱大,按之空虚,心动面赤,善惊上热,乃手少阴心脉也,此气盛多而亡血。以甘寒镇坠之剂,大泻其气以坠气浮,以甘辛温微苦,峻补其血,三黄补血汤实热衄血,先服朱砂、蛤粉,次服木香、黄连。大便结者下之,用大黄、芒硝、甘草、生地。溏者,栀子、黄芩、黄连、犀角地黄汤,可选用之。有头风自衄,头风才发则衄不止,宜芎附饮,间进一字散。
下虚上盛而衄,不宜过用凉剂,宜四物汤加参、、麦门、五味,磨沉香下养正丹八味地黄丸。伤湿而衄,肾着汤加川芎,名除湿汤。伏暑而衄,茅花汤调五苓散
上膈极热而衄,金沸草散去麻黄、半夏、加茅花如荆芥数,或用黄芩芍药汤加茅花一撮。虚者茯苓补心汤生料鸡苏散。饮酒过多而衄,茅花汤加干葛、鸡矩子,或理中汤去干姜,用干葛加茅花。而衄不止,苏合香丸一丸,或以小乌沉汤一钱,白汤调下。或煎浓紫苏汤,独调小乌沉汤,或添入黑神散一钱,盐汤调下亦得。仍蓦然以水其面,使惊则血止。非特而衄,凡五窍出血皆治。曾病衄,后血因旧路,一月或三四衄,又有洗面而衄,日以为常,此即水不通借路之意,并宜止衄散,茅花煎汤调下。或四物汤加石菖蒲、阿胶、蒲黄各半钱,煎熟,调火石膏末一匙头许,兼进养正丹。前诸证服药不效,大衄不止者,养正丹多服,仍佐以苏子降气汤,使血随气下。衄后头晕,四物汤、十全大补汤。有先因衄血,衄止而变生诸证,或寒热间作,或喘急无寐,病状不一,渐成劳惫,当于虚损诸证详之。
Tags:《三因》 《伤风》 《暑湿》 《传经》 《清气》 《吹鼻》 《水饮》 《调服》 《鼻衄》 《气街》 《五味》 《热服》 《寒证》 《理中汤》 《小建中汤》 《善惊》 《少阴》 《亡血》 《大泻》 《补血汤》 《实热》 《地黄汤》 《头风》 《芎附饮》 《养正丹》 《八味地黄丸》 《肾着汤》 《除湿汤》 《五苓散》 《芍药汤》 《补心汤》 《生料鸡苏散》 《合香丸》 《白汤》 《盐汤》 《大衄》 《苏子降气汤》 《头晕》 《补汤》 《寒热》 《喘急》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三册\诸血门] 舌衄 下一篇[第三册\诸血门] 诸见血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