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杂病-第107页-[第五册\杂门] 不得卧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杂病 - 第107页
[第五册\杂门] 不得卧
】 【繁体
《灵枢》邪客篇,帝问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陷当作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秫米,北人谓之黄米,可以酿酒。)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金匮》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本事方》鳖甲丸。《圣惠方》治骨蒸烦心不得眠,用酸枣仁一两,水一大盏半,研绞取汁,下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黄汁一合,更煮过,不计时服之。胡洽治振悸不得眠,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酸枣仁六物煮服。(以上皆补肝之剂。)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并《内经》半夏汤,皆去饮之剂。)六一散加牛黄,治烦不得眠。戴云∶不寐有二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人阳衰不寐,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
虚者,六君子汤加炒酸枣仁、炙黄各一钱。痰者,宜温胆汤减竹茹一半,加南星、炒酸枣仁各一钱,下青灵丹。大抵惊悸健忘怔忡失志,心风不寐,皆是胆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若用凉心之剂太过,则心火愈微,痰涎愈盛,病愈不减,惟当以理痰气为第一义,导痰汤加石菖蒲半钱。喘不得卧,以喘法治之。厥不得卧,以香港脚法治之。
Tags:《邪气》 《五谷》 《津液》 《宗气》 《喉咙》 《营气》 《五脏》 《六腑》 《卫气》 《分肉》 《少阴》 《厥气》 《阴虚》 《虚实》 《经络》 《阳明》 《虚劳》 《不得眠》 《鳖甲丸》 《骨蒸》 《地黄汁》 《温胆汤》 《六一散》 《不寐》 《君子汤》 《灵丹》 《健忘》 《怔忡》 《心气》 《导痰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五册\杂门] 多卧 下一篇[第五册\杂门] 多卧不得卧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