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杂病-第页-[第六册\大小腑门] 肠鸣_中药方集
 
证治准绳·杂病
[第六册\大小腑门] 肠鸣
】 【繁体
《内经》肠鸣有五∶一曰脾虚。经云∶脾虚则腹满肠鸣,餐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是也。二曰中气不足。经云∶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补足外踝下,留之五分,申脉穴也。
三曰邪在大肠。经云∶肠中雷鸣,气上冲胸,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是也。四曰土郁。经云∶土郁之发,肠鸣而为数后是也。五曰热胜。经云∶少阴在泉,热淫所胜,病腹中肠鸣,气上冲胸,治以咸寒是也。东垣云∶如胃寒泄泻肠鸣,于升阳除湿汤加益智仁五分,半夏五分,生姜、枣子和煎。丹溪云∶腹中水鸣,乃火击动其水也。二陈汤加芩、连、栀子。腹中鸣者,病本于胃也。娄全善云∶肠鸣多属脾胃虚。一男子肠鸣食少,脐下有块耕动,若得下气多乃已,已则复鸣。医用疏气药与服,半年不效。
予用参、术为君,甘草、连、芩、枳、干姜为臣,一帖肠鸣止,食进。又每服吞浓朴红豆丸,其气耕亦平。经云∶脾胃虚则肠鸣腹满。又云∶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此之谓也。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之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水浆之声也。河间葶苈丸主之。
Tags:《肠鸣》 《腹满》 《太阴》 《阳明》 《少阴》 《中气》 《大肠》 《肓之原》 《胃寒》 《泄泻》 《除湿汤》 《二陈汤》 《胃虚》 《下气》 《水气》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第六册\大小腑门] 脱肛 下一篇[第六册\大小腑门] 交肠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