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回春-第页-[卷之二] 郁证_中药方集

TOP

 
万病回春
[卷之二] 郁证
】 【繁体
脉多沉伏。郁证者,郁结而不散也。人之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郁结,诸病生焉。五郁者,金水木火土,泄折达发夺之义是也。六郁者,气血痰湿热食结聚而不得发越也。气郁者,腹胁胀满、刺痛不舒、脉沉也。

木香调气
治气郁证。
木香(另研,五分)乌药香附枳壳(麸炒)青皮(去穣。各一钱)砂仁(五分)浓朴(姜炒)陈皮(各一钱)官桂(二分)抚芎苍术(米泔浸。各一钱)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磨木香同服。
血郁者,能食、便红,或暴吐紫血、病不移处,脉数涩也。

当归活血汤
治血郁证。
当归芍药抚芎桃仁(去皮尖。各一钱)红花(五分)牡丹皮香附乌药枳壳(去穣)青皮(各三分)官桂干姜(炒黑)甘草(各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服。血结硬痛加大黄。
食郁者,嗳气作酸、胸腹饱闷作痛、恶食不思,右关脉紧盛也。

香砂胃散
治食郁证。
苍术(米泔制)浓朴(姜汁炒)陈皮(各二钱)香附(童便炒,一钱)砂仁(五分)枳壳(麸炒)山楂(去子)麦芽(炒)神曲(炒)干姜(各三分)木香(五分)甘草(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萝卜子一撮,水煎,磨木香同服。食郁久成块去干姜、加大黄。

一方
治食郁久,胃脘有瘀血作痛。
用生桃仁连皮细嚼,以生韭菜捣自然汁一盏送下,大能开提气血。
痰郁者,动则喘满气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也。

栝蒌枳壳汤
治痰郁症;栝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抚芎苍术(米泔浸)香附杏仁(去皮尖)片芩(去朽)贝母(去心。各一钱)砂仁(五分)陈皮(一钱)木香(另研,五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磨木香调服
热郁者,即火郁也,小便赤涩、五心烦热、口苦舌干、脉数也。

火郁汤
治火郁症。
山栀柴胡干葛抚芎白芍连翘地骨皮(各一钱)甘草(三分)上锉一剂,水煎服。
湿郁者,周身骨节走注疼痛,遇阴雨即发,脉沉细而濡也,渗湿汤。(方见湿门。)六郁越鞠者,解诸郁之总司也。

六郁汤
治诸郁,清火化痰,顺气开胸膈。
香附(童便制)苍术(米泔制)神曲山栀连翘陈皮川芎贝母(去心)枳壳(炒)苏梗甘草(各一钱)上锉一剂,水煎服。有痰加南星、半夏;有热加柴胡、黄芩;血郁加桃仁、红花;湿加白术、羌活;气加木香、槟榔;食积加山楂、砂仁。

越鞠丸
解诸郁火、化痰气、开胸膈。
神曲(炒)香附(童便浸一宿)苍术(米泔浸)川芎山栀(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水丸绿豆大。每服五六十九,空心温水送下。
补遗方
解郁调胃汤
治胃脘血液耗损,痰火内郁,水浆易下而食物难消,若噎膈之症,或气分之火壅遏于中而时作刺痛者,皆由怒、忧、思、虑、劳心所致也。
白术(一钱)陈皮(盐水洗,一钱)白茯苓(去皮,一两)归尾(酒洗,一钱二分)赤芍(酒浸,八分)川芎(六分)生地黄(酒洗,姜汁拌,晒干,八分)香附米(八分)神曲(炒,七分)栀子仁(盐水炒,一钱二分)麦芽(炒,七分)桃仁(去皮,四两)生甘草(四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热服。若胸膈刺痛加姜黄酒炒八分,若胸噎闷加枳壳麸炒七分,胸内烦热加黄连六分;大便不利加酒蒸大黄二钱二分,有痰加半夏姜汁炒八分,去地黄,饮食不美去地黄,加白术五分;呕吐加藿香一钱,去地黄、川芎、桃仁。
Tags:《六郁》 《气郁》 《调气》 《当归活血汤》 《嗳气》 《平胃散》 《开提》 《胁痛》 《郁症》 《调服》 《热郁》 《心烦》 《口苦》 《舌干》 《六郁汤》 《化痰》 《越鞠丸》 《郁火》 《等分》 《调胃汤》 《痰火》 《噎膈》 《热服》 《内烦》 《呕吐》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二] 痰饮 下一篇[卷之二] 饮食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