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回春-第页-[卷之五] 头痛_中药方集

TOP

 
万病回春
[卷之五] 头痛
】 【繁体
脉∶头痛阳弦;浮风紧寒;热必洪数,湿细而坚;气虚头痛,虽弦带数;痰厥则滑;肾厥坚实。
头者,诸阳之首也。其痛有各经之不同,因而治法亦有异也。气虚头痛者,耳鸣九窍不利也。湿热头痛者,头重如石,属湿也。风寒头痛者,身重恶寒,寒邪从外入,宜汗之也。偏头痛者,手少阳阳明经受症;左半边属火、属风、属血虚;右半边属痰、属热也。真头痛者,脑尽而疼。手足冷至节者,不治也。少阳头痛者,往来寒热也;阳明头痛者,自汗发热恶寒也;太阳头痛者,有痰重或腹痛,为之痰癖也;少阴经痛者,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也;厥阴头痛者,或痰多厥冷也;血虚头痛者,夜作苦者是也。眉轮骨痛痰火之征也;又云风热与痰也。有汗虚羞明眉眶痛者,亦痰火之征也。
肥人头痛者,多是气虚湿痰也。二陈汤(方见痰饮。)根据本方加人参、白术、川芎、白芷、细辛、羌活、桔梗、荆芥。
瘦人头痛者,多是血虚痰火也。二陈汤(方见痰饮。)根据本方加生地黄、当归、片芩、川芎、细辛、羌活、桔梗。
遇风寒恶心呕吐者,乃头风也。二陈汤(方见痰饮。)头痛偏左者,属风与血虚也。

当归补血汤
治血虚与风头痛。
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枯芩(酒炒)香附(酒炒。各一钱)防风蔓荆子柴胡(各五分)荆芥本(各四分)上锉一剂,水煎服。

加味四物汤
治血虚阴火冲上头痛。
当归川芎生地黄黄柏(酒炒)知母(酒炒)蔓荆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栀子(炒。
等分)上锉一剂,水煎服。
头痛偏右者,属痰与气虚也。

益气汤
治气虚头痛。
黄(一钱,蜜炒)人参白术陈皮半夏(姜汁炒)当归(酒炒)川芎本甘草(炙。各五分)升麻黄柏(酒炒)细辛(各三分)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服。
头痛左右俱疼者,气血两虚也。

调中益气汤
治气血两虚头痛。
黄人参甘草(炙)苍术(米泔浸,炒)川芎(各六分)升麻柴胡陈皮黄柏(酒炒)蔓荆子(各三分)当归(六分)细辛(二分)上锉一剂,水煎服。
头旋眼黑恶心者,痰厥头痛也。

半夏白术天麻汤
治痰厥头痛、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语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之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此乃胃气虚损,停痰而致也。
半夏(姜汁制)陈皮(去白)麦芽(各七分半)白茯苓(去皮)黄(蜜水炒)人参泽泻苍术(米泔浸)天麻(各三分半)神曲(五分,炒)黄柏(酒炒)干姜(炒。各二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食前热服
偏正头痛者,风气上攻也。

川芎茶调散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沉、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酸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气攻疰、太阳穴痛,俱是外感风气,并效。
川芎荆芥穗(各二两)薄荷香附(各四两)羌活白芷甘草(炙。各一两)防风(七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姜、葱煎汤亦可。一方加菊花一两、细辛五钱、僵蚕、蝉蜕各二钱半,名菊花茶调散。
热厥头痛者,见寒暂止也。

清上泻火汤
治热厥头痛,虽冬天严寒,犹喜风寒,其痛暂止。来暖处或见烟火,则痛复作。
当归蔓荆子苍术(米泔浸)羌活柴胡(各二钱)川芎生地黄黄连(酒炒)荆芥穗本(各五钱)防风升麻细辛黄黄柏(酒炒)知母(酒炒)红花黄芩炙甘草(各一钱)生甘草(五钱)上锉,每剂一两二钱,水煎,食远稍热服。
项强痛者,风所干也。

回首散
治颈攻强急、筋痛,或挫颈、转项不得者。乌药顺气散加羌活、独活、木瓜。(方见中风。)眉棱骨痛者,风热并痰也。

奇方
羌活防风(各二钱)酒片芩(一钱半,冬月不用,或少者炒用)半夏(姜汁炒,二钱)甘草(一钱,夏月生,冬月炙)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雷头风者,头痛而起核块也。

升麻汤
治失面疙瘩、憎寒拘急、发热,状如伤寒。
升麻苍术薄荷叶(各等分)上锉,水煎服,或茶调散亦效。
一切头痛总治之药也。

六圣散
即是赤火金针,治头风牙痛、赤眼脑泻耳鸣、偏正头风头疼、鼻塞声重及蜈蚣蛇蝎所伤。
用时口噙凉水,以药搐鼻。此药名为六圣。乳香没药川芎,雄黄白芷二钱停,半两盆硝共享,右件研为细末,专治眼泪头风、耳鸣鼻塞脑不宁,一搐牙痛便定。

七生丸
治男妇八般头痛及一切头痛,痰厥、肾厥,伤寒伤风头痛,并皆治之。
川芎川乌(去皮)草乌(去皮)南星(去皮)半夏(冷水洗去滑)白芷石膏(俱生。各等分)加细辛、全蝎各减半。
上为细末,研韭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或十丸,嚼生葱茶送下。
六经头痛,诸药不效者。
栀子(炒)条芩(炒)连翘(三味为君)川芎白芷知母黄柏(酒炒)薄荷生地黄(酒洗,六味俱为臣)柴胡桔梗(二味为佐)香附米甘草(二味为使)石膏(二匙)细茶(一撮)上锉,水煎,食后频热服。
侍御西泉杜公,患头痛如刀劈,不敢动移,惧风,怕言语,耳鸣,目中溜火,六脉紧数有力。余以酒九蒸九晒大黄为末三钱,茶调服,一剂而愈。
刘毅斋但怒则两太阳作痛,先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加茯苓、山栀,后用六味丸(方见补益),以生肾水而不再发。
谭侍御每头痛必吐清水,不拘冬夏,吃姜便止。余作中气虚寒,用六君子汤加当归、黄、木香、炮姜而瘥。(方见补益。)商仪部劳则头痛。余作阳虚不能上升,以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而痊。(方见补益。)
Tags:《头痛》 《气虚》 《耳鸣》 《九窍》 《头重》 《风寒》 《身重》 《恶寒》 《偏头痛》 《少阳》 《阳明》 《血虚》 《真头痛》 《寒热》 《自汗》 《发热》 《太阳》 《少阴》 《三阴》 《三阳》 《气逆》 《厥阴》 《骨痛》 《痰火》 《风热》 《湿痰》 《二陈汤》 《痰饮》 《恶心》 《呕吐》 《头风》 《补血汤》 《阴火》 《等分》 《益气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心烦》 《胃气》 《热服》 《茶调散》 《目昏》 《鼻塞》 《伤风》 《壮热》 《外感》 《热厥》 《清上泻火汤》 《项强》 《中风》 《眉棱骨》 《奇方》 《雷头风》 《升麻汤》 《憎寒》 《拘急》 《牙痛》 《七生丸》 《六经》 《调服》 《柴胡汤》 《中气》 《虚寒》 《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五] 须发 下一篇[卷之四] 诸虫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