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回春-第86页-[卷之五] 耳病_中药方集

TOP

 
万病回春 - 第86页
[卷之五] 耳病
】 【繁体
脉∶耳病肾虚迟濡;其脉浮大为风;洪动火贼;沉涩气凝;数实热塞。此久聋者,专于肾责;暴病浮洪,两尺相同;或两尺数,阴火上冲。
耳者,肾之窍。肾虚则耳聋而鸣也。

滋肾通耳汤
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知母(酒炒)黄柏(酒炒)黄芩(酒炒)柴胡白芷香附(各等分)上锉一剂,水煎温服。胸膈不快加青皮、枳壳少许。
耳左聋者,忿怒动胆火也。

龙胆汤
黄连黄芩栀子当归陈皮胆星(各一钱)龙胆草香附(各八分)玄参(七分)青黛木香(各五分)干姜(炒黑、二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至七分,入玄明粉三分,痰盛加至五分,食后服。如作丸药,加芦荟五分、麝香二分为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姜汤下。
耳右聋者,色欲动相火也。

滋阴地黄汤
熟地黄(一钱六分)山药(八分)山茱萸(去核、八分)牡丹皮泽泻白茯苓黄柏(酒炒)石菖蒲(各六分)知母(酒炒,六分)远志(去心,六分)当归(酒炒,八分)川芎(八分)白芍(煨、八分)上锉一剂,水煎,空心服。如作丸,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盐汤送下,酒亦可。亦治大病后耳聋。
两耳俱聋者,浓味动胃火也。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根据本方加酒煨大黄,再用酒炒三次,及诸药俱用酒炒。
两耳肿痛者,肾经有风热也。

荆芥连翘汤
荆芥连翘防风当归川芎白芍柴胡枳壳黄芩山栀白芷桔梗(各等分)甘草(减半)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两耳出脓者,肾经亦风热也。

蔓荆子散
治上焦热,耳内生脓,或耳鸣而聋。
蔓荆子升麻木通赤芍桑白皮(蜜水炒)麦门冬(去心)炙甘草生地前胡赤茯苓甘菊花(各等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食后服。

吹耳散
干胭脂海螵蛸龙骨枯矾冰片密陀僧()胆矾青黛硼砂黄连赤石脂(减半)麝香(少许)上为细末,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后,吹入末药。
有气闭耳聋者,候气复顺自明也。

治耳闭不明
用真麝香为末,葱管吹入耳内,后将葱塞耳孔内,耳自明矣。

通明利气汤
虚火升上,痰气郁干耳中,或闭或鸣,痰火炽盛,忧郁痞满,咽喉不利,烦躁不宁。
苍术(盐水炒)白术(瓦焙)香附(童便炒)生地黄(姜汁炒)槟榔(各一钱)抚芎(八分)陈皮(盐水浸炒,一钱)贝母(三钱)黄连(酒浸猪胆汁炒)黄芩(同上制。各一钱)黄柏(酒炒)栀子仁(炒)玄参(酒洗,各一钱)木香甘草(炙。各五分)上锉作二剂,姜煎,入竹沥同服。

清聪丸
治耳鸣及壅塞至于聋者。
橘皮(盐水洗,去白,一两半)赤茯苓(去皮)半夏(姜制,一两)青皮(醋炒)柴胡梢酒黄芩玄参蔓荆子桔梗全蝎(去毒)菖蒲黄连(酒炒。各一两五钱)生甘草(五钱)上为细末,酒糊丸,绿豆大。每服一百二十丸,临卧茶清送下。

清聪化痰
耳聋耳鸣,壅闭不闻声音,乃饮食浓味,夹怒气以动肝胃之火,宜清窍也。
橘红(盐水洗,去白)赤茯苓(去皮)蔓荆子(各一两)枯芩(酒炒,八钱)黄连(酒炒)白芍(酒浸,煨)生地黄(酒洗)柴胡半夏(姜汁炒。各七分)人参(六钱)青皮(醋炒,五钱)生甘草(四钱)上共十二味为细末,葱汤浸蒸饼丸,如绿豆大。每服百丸,晚用姜汤茶清任下。

治耳聋耳鸣方
甘草、生地胭脂包,甘遂、草乌白绵包。日夜换塞两耳,常塞其耳自通。
肾虚耳聋,用六味丸加黄柏、知母、远志肉、石菖蒲。(方见补益。)耳鸣用六味丸,以全蝎二十枚,炒去毒为末。每用三钱,调酒送下百丸,空心服。
李少宰耳如蝉鸣,服四物汤耳鸣益甚。余以为足三阴虚。五更服六味丸,食前服补中益气汤顿愈。(方见补益。)黎司马因怒耳鸣吐痰,作呕不食,寒热胁痛,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合四物汤(方见补益)、加山栀、茯神、陈皮而痊。
Tags:《肾虚》 《实热》 《阴火》 《等分》 《温服》 《相火》 《滋阴》 《地黄汤》 《盐汤》 《防风通圣散》 《中风》 《风热》 《耳鸣》 《吹耳散》 《枯矾》 《冰片》 《候气》 《虚火》 《气郁》 《痰火》 《咽喉》 《烦躁》 《清聪丸》 《化痰》 《耳聋耳鸣》 《阴虚》 《补中益气汤》 《寒热》 《胁痛》 《柴胡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五] 鼻病 下一篇[卷之五] 面病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